陈小双 党丽娜 刘莉 康莉莉通讯作者
新疆军区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 比较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3年我院收治的1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CVC置管技术展开治疗,观察组给予PICC置管技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静脉治疗中采取PICC置管技术,能提高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成功率,且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感染的发生率,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长期静脉治疗中比较适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PICC CVC 烧伤 静脉治疗 大面积烧伤
烧伤患者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前期多数伴有烧伤休克,需要进行补液抗休克治疗,建立有效快速输液通道较为重要。并且在需要肠外营养治疗时同样需要良好通畅的静脉通道。因此PICC和CVC置管技术是近年来临床选用的较为常见的方法[1.2]。为了衡量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本文通过选取近3年我院收治的1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就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重症烧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例、观察组(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为30~56岁,平均(40.1±2.3)岁;观察组年龄为45~57岁,平均(45.6±2.5)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CVC置管技术展开治疗,选
用德国Braun公司中心静脉导管,由麻醉专科医师展开操作,首先以锁骨外2/3下2cm左右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部位的消毒、铺巾,以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操作,并试穿血管方位,在锁骨下缘边进针边抽吸,确定成功后将针撤出,压迫片刻后进行正式穿刺,见其回血畅后,将导丝置入,之后将针撤出,将扩张器及导管插入15cm左右,将导丝撤出,进行无菌输液接头的接入,缝合皮肤并固定导管。
观察组患者给予PICC置管技术,选用美国公司巴德公司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由具有PICC置管资质医师进行操作,将肘部作为穿刺点,首先进行皮肤的消毒、铺巾,B超定位沿肘部静脉走向插管鞘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送可撕裂鞘,将穿刺针撤出,之后将导管置入到中心静脉,再将导丝撤出,进行导管外的修剪,并展开无菌输液接头的连接,并采用无菌透明贴膜覆盖穿刺点,并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如果常规组和整体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值小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 PICC和CVC置管技术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附表1。
.png)
2.2 两组患者导管保留时间比较 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2.两组患者导管保留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重症烧伤患者患者需接受较长时间的静脉置管,给予患者有效的置管技术关系到导管留置时间以及置管治疗效果。PICC和CVC置管技术是近年来临床较为常见的方法,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15例重症烧伤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考虑主要是于临床操作水平有关。对PICC和CVC置管技术掌握的临床医师一次置管成功率较高,并且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病例较少也是二者差异性不显著的原因之一。观察组患者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PICC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且该技术的操作较简单、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青睐[3.4]。但是也观察到部分重症烧伤患者由于大面积烧伤,部分置管可以选择的部位受到一定限制,这也是临床工作中应该权衡,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重要一个方面[5]。
综上所述,PICC置管技术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穿刺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使导管保留时间延长,其具有的较多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大面积烧伤患者补液治疗中PICC的应用与维护[J]. 王来平.??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2)
2.陈碧秀.PICC与CVC置管在烧伤患者中的对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06-1308.
3.李晓双.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6):156.
4.冯争气.大面积烧伤患者瘢痕皮肤经超声导入PICC置管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124-125.
5.程静娟.特重烧伤患者静脉治疗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8):1696-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