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随机检验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郭素丹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随机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
        郭素丹
        河北省任丘法医医院 检验科 河北 沧州06255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随机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产科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5例GDM产妇作为研究组,再选择45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孕妇均进行空腹血糖(FBG)、HbAlc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GCT),并对比两组孕妇测试水平及阳性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孕妇诊断结果,研究组孕妇FBG、HbAlc及G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孕妇各项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采用HbAlc随机检验,其确诊率与FBG、GCT诊断结果差异相似,能够有效的将健康孕妇和患有CDM的孕妇进行区分。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随机检验;妊娠糖尿病
        GDM是一种仅出现在妊娠期孕妇身上的代谢类疾病,该病会影响孕妇的代谢功能,对自身以及胎儿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由于GDM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显著,当出现显著临床症状后已发展为易影响母婴的程度,因此需在孕妇入院后就开展有关GDM的诊断,通过将GDM孕妇与健康孕妇进行区分,以便在分娩前对病情进行控制[1]。因此本院将HbAlc随机检验应用于对GDM患者的治疗中,并探讨该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产科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5例GDM产妇作为研究组(年龄在24-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4±5.2岁,初产妇38例,经产妇7例),再选择45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27.9±5.6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10例),本次临床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孕妇孕周均小于24周;②纳入孕妇妊娠前无糖尿病史;③本次研究纳入孕妇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器官功能不足、肿瘤疾病孕妇;②对糖耐量测试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孕妇;③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的孕妇;④基线资料不全的孕妇。
1.2方法
        对本次研究纳入的所有孕妇进行糖耐量测试,检测方式为:要求孕妇口服75g葡萄糖溶液,将服糖后0.5h血糖值作为1点,同时记录空腹的血糖值,血糖检测采用AU5800型全自动生化测试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工资)进行检测;最后使用免疫抑制比浊法检测HbAlc水平。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孕妇检测各项水平及阳性率。本次研究主要统计患者FBG、HbAlc及GCT水平;阳性判断标准为:FPG≥7.0mmol/L、HbAlc≥6.5%、GCT≥7.8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检测各项水平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阳性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比
        研究组孕妇(n=45)检测后FBG、HbAlc及GCT水平分别为(8.3±0.8)mmol/L、(8.2±1.1)%、(9.7±0.7)mmol/L;对照组孕妇(n=45)上述3项指标水平分别为(4.5±0.7)mmol/L、(5.3±0.6)%、(4.3±0.5)mmol/L,差异显著(t=23.980,、15.526、42.110,P=0.001、0.001、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孕妇各项阳性率对比
        经检测后可知,研究组孕妇中FBG、HbAlc及GCT阳性率分别为42.22%(19/45)、82.22%(37/45)、84.44%(38/45);对照组孕妇中FBG、HbAlc及GCT阳性率分别为8.88%(4/45)、4.44%(2/45)、11.11%(5/4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13.141、55.430、48.496,P=0.001、0.001、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使医院妇产科就诊人数逐渐上升,但这也导致像GDM等产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病会引发其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影响母婴的体质健康。多年以来产科医生在孕妇孕早期诊断GDM时,大部分会选择通过分析孕妇基线资料、行为习惯以及FPC、GCT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确诊,上述方法随对GDM患者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从实际临床使用情况来看,以上两种方法需要对孕妇反复进行抽血,且检测过程较为复杂,多次抽血也会对孕妇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2]。
        HbAl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通过将HbAlc随机检验应用于孕妇中,将抽取的孕妇血液样本使用免疫抑制比浊法可直接测出HbAlc,通过分析其水平来诊断孕妇是否出现GDM。该方法相较于FPC、GCT等常规方法,其检测过程更简易并减少患者抽血的次数[3]。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知,患有GDM的患者孕妇FBG、HbAlc及GCT水平均高于健康孕妇,同时GDM孕妇各项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孕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孕妇采用HbAlc随机检验,其确诊率与FBG、GCT诊断结果差异相似,能够有效的将健康孕妇和患有CDM的孕妇进行区分。经证实,该方案确实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观颖.妊娠糖尿病诊断中采取糖化血红蛋白随机检验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1):132-134.
[2] 殷艳.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2):45+47.
[3] 马亚娟,杜清丽,杨彩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