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范轶群
[导读] 目的:观察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
        范轶群
        武汉市第九医院,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口腔正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对其进行基本资料整理。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相较于常规矫正在运用于口腔正畸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治疗结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矫正;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效果
        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于外观美感的重视度提高。口腔美观作为外观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个体的口腔美观性缺失,多是因先天或者后天不注重保健,而导致牙齿畸形或者颌面畸形。牙齿畸形或者颌面畸形不仅会导致个体外观美感较差,还可能会使得其咬合功能缺失,从而对个体的生活与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1]。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对于口腔正畸的重视度提高。目前,口腔正畸的方式多元化,有常规矫正和微型种植体支抗两种运用率较高。笔者结合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口腔正畸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就不同矫正方式的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明确其使用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口腔正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对其进行基本资料整理。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9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无牙龈炎或者牙周炎等禁忌症[2];患者在以往未使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精神状况正常,具有良好地沟通能力;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各有21例、19例,年龄在16~32岁之间,平均年龄(24.31±3.12)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各有22例、17例,年龄在16~33岁之间,平均年龄(24.11±3.24)岁。
        对研究涉及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矫正治疗,选择合适的口外弓,要求患者每日佩戴12h以上。如果存在疼痛感,可适当的进行松散卡的调整。
        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选择合适的植入点,来对其进行消毒。将植入点的黏膜进行剥离,并且将微型钛垂直骨面旋入。根据植入点位置,来对植入体状况进行观察,并且适当的放置植入体。根据置入点骨质的具体状况,来对牙齿需要矫正达到的位置或者角度进行力度确定。每个月要求患者来院复查一次,连续矫正9个月。
1.3 评价指标
        显效:牙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磨牙与面型均有所改善;有效:牙列整齐,前牙覆盖较好,磨牙与面型相对改善,有不适;无效:牙列状况无变化,前牙覆盖没有达到正常水平,磨牙与面型无变化,不适感较强。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其包含了软组织水肿、牙齿松动、牙龈炎。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
     
        表2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n,%)

        
3讨论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临床行口腔正畸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牙齿前移的可能性较高,且不适感较强[3]。同时,这种矫正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其会使得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佩戴矫正设备,饮食受到限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果在矫正后,达不到预期效果,患者还会出现失望、沮丧等情绪。因此,临床致力于提高常规矫正的质量,保证其效果。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一种新型的口腔正畸方案,其相较于传统支抗的直径较小,能够降低对口腔其他组织的影响,优化其舒适度[4]。同时,还能够承受较大的矫正力度,稳定性较强。同时,这种矫正方式的步骤简单、疗程较短,能够最小化对患牙的损伤,在取支抗时,也无需进行麻醉。在药物使用较少时,能够降低对患者的生理刺激,从而使得其感染几率降低,对创口的恢复更为有利[5]。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相较于常规矫正在运用于口腔正畸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治疗结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伟.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4):103-105.

[2]王晓丽. 研究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的对比情况[J]. 当代医学,2018,24(01):1-3.

[3]刘宏文. 微型种植体应用于口腔正畸矫正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6):74-75.

[4]刘龙坤.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2016,35(02):57-58+61.

[5]杜申钊,徐姗.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7):1217-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