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渝 唐旭 杨婷婷
遂宁市中医院 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分析医院商业贿赂现状、原因,探索预防商业贿赂的对策,建立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以更好实现风清气正的医院环境,促进医院更加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事前防控 预防 医院 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行为加剧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等问题,破坏了医疗行业和医务人员的形象。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近年来,医院商业贿赂案件依旧存在,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因此,如何治理医院商业贿赂,特别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医院商业贿赂应是我们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备加重视的问题。
1 商业贿赂现状
1.1 受贿对象明显
受贿对象主要是掌握着采购、使用、干部任免等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员工。包括医院掌握决定权的领导干部,科室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临床医务人员等,他们均可成为谋求不正当利益进攻的目标。行贿者常常为了推销某样产品,采用非正当手段,打情感牌等,与受贿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关系。
1.2 贿赂隐蔽多样
医院商业贿赂改变了现金或实物交易的方式,变得更为隐蔽。如提供咨询费、合作费,以考察学习等名义出资安排医务人员参观旅游,帮助解决子女读书就业,帮助论文发表、职称晋升,送红包、电子礼券,为科室聚餐买单等。
1.3 奉献意识淡化
极少数医务人员金钱欲望膨胀、奉献意识淡化,当他们接受了一两次贿赂后,得到了好处,而又没有被发现,同时在旁人的利诱下,法律观念淡漠,想当然地以为只要不是现金交易就不是受贿,受贿仅限于领导干部,不涉及到普通百姓,久而久之,侥幸心理、从众心理越来越明显。
1.4 取消加成
取消药品加成及耗材加成后,虽然提高了使用药品及耗材的合理性,但由于使用的主体在医院,因此并不能完全切断企业与医院、医务人员之间的联系[1]。
2 商业贿赂治理现状
2006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各个省市都相继出台了相关的专项治理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打而不绝。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实施。2018年5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的公告〔2018年第4号〕》,于5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其中对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重点查处领域:药品(医疗器械)购销等涉及面广、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作风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廉洁行医行为。以上都能充分说明,国家在治理商业贿赂方面力度越来越强,越来越规范,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商业贿赂的发生,刻不容缓。
3 事前防控的举措
3.1发挥党委领导作用
3.1.1 认真落实“两个责任” 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纪委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党委书记应当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负重要领导责任,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要求。
3.1.2 层层压实压细责任 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医院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层级签订。卫健委要与医院党委签订责任书,党委书记与党委委员签订责任书,党委委员与分管科室签订责任书,同时,党委书记与全院干部职工签订《廉洁行医承诺书》,营造一级抓一级,层层压实责任的良好工作格局。
3.1.3 高度重视述责述廉 实行院领导、中层干部年终书面述责述廉,既要总结自己廉洁自律情况,更要总结对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对于重点岗位如采购科、设备科等选择性地进行现场述责述廉。同时,要进行现场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将纳入个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3.2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3.2.1 坚持分层教育 将廉政教育、医德医风教育作为对医院干部职工的一项重要教育。
领导班子带头学,通过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加强学习教育;干部党员引领学,通过行政工作会、院周会、“三会一课”等形式加强学习教育;普通员工全面学,通过科室思想政治学习、科务会等形式加强学习教育;“三重”人员重点学,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人员有重点、有针对、有选择地学习,实现学习教育重点突出,全面覆盖。
3.2.2 坚持多种形式 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学,院内院外促进学,针对医院工作的特殊性,特别要重视利用“互联网+”,有针对性地将学习内容、医德医风情况及时发布到医院各群,加大对党员干部员工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利用医院的宣传展板、LED等宣传展示廉政格言警句、廉政宣传画等。开展主题活动,如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开设廉政讲堂,举行演讲比赛、廉政书画比赛等。
3.2.3 坚持典型教育 特别要重视先进典型的教育,医院要通过各种方式,推选一批先进,并充分利用医院新媒体平台等,宣传典型,树立先进,充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电影,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选择能让医务人员感同身受的典型案例等方式以案说法、以案为戒,提高医务人员预防职务犯罪的自觉性。
3.2.4 坚持廉政谈话 全年对全院干部至少组织开展1—2次集体廉政谈话,并适时进行个人、重点谈心谈话。特别要落实“三种形式”必谈,“五类层级”必谈,暨干部任前必谈,轮岗换岗必谈,受到通报必谈,党委书记与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必谈,党委委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必谈,分管科室负责人与科室员工必谈,党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必谈,支部委员与党员必谈。
3.3 注重廉政风险防控
3.3.1 建立健全制度 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一把手”末位发言制,药品、设备、物资采购招标、验收制度,党务院务公开制度,职代会工作制度,18项医疗核心制度,干部管理选拔使用制度,内控管理制度等。每1—2年开展一次专项治理工作,针对查找出的医药购销领域的问题或薄弱环节,不断优化各项制度,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使医院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3.3.2 定期梳理廉政风险并持续改进 对职能科室、业务科室实行廉政风险防控定期排查,定期梳理,并将PDCA管理工具运用到廉洁风险排查梳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反馈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有持续改进的措施,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实现廉洁风险防控的常规化、规范化[2]。
3.3.3 信息公开透明 招投标等信息通过外网等平台及时公布。医疗耗材、药品等价格通过医院显示屏、宣传展板等及时公开,及时更新。病患的就诊信息通过手机APP、医院的查询机、住院部费用公示栏等方式查询。无论是医院购买的设备药品,还是病人就诊过程的费用明细都通过不同方式得到查询、了解,以保证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
3.3.4 采购、使用、监督三权分离 认真落实医院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制定办事“三不规定”:开门说事,不关门说事;集体说事,不单独说事;公开说事,不私下说事。充分利用药事、采购等委员会为载体,充分论证调研,防止决策的独断性。
3.4 加强监督执纪问责
3.4.1 加强党员干部监管 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制定重点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制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防控意识。
3.4.2 加强医院内部监管 抓好购买、使用两大重点环节,把控购买权和医疗业务权,特别要针对社会普遍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住重要时间、重要节点、突出问题进行检查。检查注重灵活性,以常规检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三医监管平台,“五合理”检查等,保证临床用药、设备使用等动态监管和超常预警,将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与奖惩任免挂钩。
3.4.3 加强第三方监管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在醒目位置张贴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投诉流程,设立院长接待日,重视收集12345等对医院行风方面的反映,对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定期分析。聘请第三方公司、社会监督员等,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诊疗暗访、督查。
3.4.4 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与供应商定期召开廉政座谈会,并与他们实行双合同双签订,暨要签订供货合同又要签订廉洁协议。对于不诚信的企业等建立黑名单制度。
参考文献
[1] 吴平涛,药品零差率背景下公立医院管控商业贿赂之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4):93.
[2] 刘新秀、董毓贵,浅议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J],心理医生2017,23(2):277.
[3] 韩雪梅,注重教育治理商业贿赂 加强监管规范医疗设备采购[J],医院管理,2012,12:3791.
[4] 董乾、陈虎、房耘耘,国外行业作风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