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朱宜国
[导读] 目的:探讨分别选用保守、手术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
        朱宜国
        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   骨科   江苏省无锡市 214101
        【摘  要】目的:探讨分别选用保守、手术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本院与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给予保守组(27例)患者非手术保守治疗,给予手术组(27例)患者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保守组痊愈率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2.59%、96.29%,比手术组更优(P<0.05)。结论:与手术治疗方式对比,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方式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且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肱骨外科;骨折患者;手术疗法;保守疗法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较常出现的肩部骨折,在肩部骨折中占比较高。肱骨外科颈骨折主要由暴击、车祸、高空坠落等原因所致,且老年人属于该病高发群体。目前,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保守与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是指使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是指采用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此两种治疗方式均各自有不同的优缺点[1]。本研究主要探讨保守与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4例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进入本院与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救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车祸、高处坠落、摔伤以及打击伤依次有12例、17例、9例、16例;骨折Ⅰ型、Ⅱ型、Ⅲ型、Ⅳ型依次有11例、10例、12例、17例。保守组2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1~70岁,平均(51.7±4.7)岁;手术组27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42~71岁,平均(52.2±4.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资料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诊断标准,并经临床CT、X线检查获得确诊[2];②非粉碎性骨折;③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泌尿系统疾病者;②存在重要脏器(心、肾、肝等)严重功能不全者;③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精神性疾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方法
        保守组患者采用保守方式展开治疗。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最佳手法进行复位;局麻,待麻醉起效后则开始实施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对患者骨折部位采用夹板给予外固定;复位完成后,还需加强监测患者患肢末梢血液运行状况。手术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给予其高位臂丛麻醉,取仰卧位,垫高患肩;从患者肩锁关节前下方沿锁骨外三分之一处向内到达三角肌与胸大肌间,远端切口向外下方延伸,取长度约12cm的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下组织、皮肤以及深筋膜,同时还需分离三头肌与胸大肌;将骨折断端的淤血块清除后观察其位置;采用两手持续牵引方式复位骨折端;待骨折断端稳定性到达相应的水平后,再采用钢板、螺丝钉固定;最后,对患处进行常规清洗并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术毕。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痊愈:骨折愈合、对位对线非常良好,关节功能以及外形基本或者完全恢复;有效:骨折愈合、对位较良好,但复位欠佳,关节功能恢复一般;无效:骨折未愈合或畸形愈合,局部疼痛并伴有功能障碍。②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肩部无功能障碍、疼痛及压痛感,肩部活动几乎不受限;良好:无自发性疼痛及压痛感,气候变化或疲劳的状态下偶感不适,肩部活动受限程度较小;中:偶尔存在自发性疼痛、压痛,气候变化或疲劳的状态下肩部不适感增加,肩部活动局部受限;差:自发性疼痛,按压时痛感更甚,气候变化或疲劳的状态下肩部胀痛不适感剧烈,肩部活动明显受到限制。优良率=(优+良好)/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计数数据描述形式为百分率,比较行χ2检验;计量数据描述形式为标准差“±s”,比较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2.59%、96.29%,相较与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1。

3.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虽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生,但由于中老年群体大多数均存在骨质疏松现象,因此肱骨外科颈骨折发生率较高。暴力作用是致使肱骨外科颈骨折发生的主要因素。肱骨外科颈骨折按照骨折的轻重与部位可分为无移位、外展型、内收型以及粉碎型骨折等。
        肱骨外科颈骨折主要治疗目标是实现骨折对位、对线复位,以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消除活动受限情况。但肱骨外科颈骨折除了要实现准确有效的复位以外,还需确保复位后的固定以及可尽早开展合理的关节康复训练。临床上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较易发生肩关节粘连,因此,需要尽快促使其愈合,使肩关节功能得以尽早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保守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手术组优(P<0.05),其原因是:保守治疗方式是通过石膏与夹板等辅助器材实现骨折固定,并充分利用人体自身肌肉力量进一步辅助固定,因此,对患者肩关节造成的伤害程度较小,固定效果佳,愈合度较快,且患者经治疗后,可快速进行肩关节的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有利于提升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进而提升临床疗效。而手术治疗方式是切开骨折部位,直接进行解剖复位后再采用钢板等器材实施内固定,因此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愈合速度较慢;因手术疗法进行内固定后还需辅助外固定,持续活动限制导致患者短时间之内无法训练患肢,因此,手术部位的软组织较易发生粘连,进而对肩关节功能恢复以及临床效果造成影响。以上研究结果与徐斌峰等研究结果一致[3]。
        综上所述,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中选用保守方式进行治疗,相较于手术疗法,更有利于提升伤口愈合速度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其临床疗效更显著。但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术疗法更佳,因此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最佳方式,才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敖立国. 分析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J]. 饮食保健, 2018, 5(50):36-37.
[2]杨志鹏, 范淼. 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31):83-85.
[3]徐斌峰, 周早发, 江新浩,等.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研究[J]. 当代医学, 2018, 24(25):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