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泉舟
南京仁康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5
摘要:目的:痹症治疗中应用桂枝加乌头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6例痹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桂枝加乌头汤,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痹症患者应用桂枝加乌头汤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痹症;乌头汤;常规治疗;桂枝汤;VAS;不良反应
痹症是中医中的诊断名称,主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使经络闭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酸楚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肿大、僵硬等,指的就是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临床中将其分为痛痹、风湿热痹、行痹及着痹四型,对于患者的治疗是以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为主,其具体应根据患者痹症的分型及临床症状给予相应治疗,改善其症状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分析我院门诊治疗的86例痹症患者应用桂枝加乌头汤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的86例痹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女各26例、17例,平均(52.6±6.5)岁,病程时间2个月-10年,平均病程(6.5±2.5)年,观察组男、女各27例、16例,平均(52.4±6.3)岁,病程时间3个月-10年,平均病程(6.2±2.2)年,经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治疗:给予患者甲氨蝶呤(批准文号:H31020644,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口服,一次2-4片,每周2次,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连续治疗3个月。
1.2.2观察组
桂枝加乌头汤:中医将痹症根据患者的脉证特点分为痛痹、风湿热痹、行痹及着痹四型,其基础药方包括桂枝20g、芍药20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乌头10g(先煎),在此基础上对于肢体关节剧烈疼痛、遇寒痛増的痛痹型患者加用附子、独活、川乌及松节;对于关节疼痛局部红肿且心烦口渴的风湿热痹型患者加用防己、穿山龙、忍冬藤、秦艽、络石藤;对于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的行痹型患者加用细辛、雷公藤、蚕沙、丝瓜络、威灵仙;对于肢体关节酸痛、活动不便的着痹型患者加用木瓜、薏苡仁、独活、苍术,将以上药方用800ml水煎煮至200ml,一天1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可以正常生活;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关节功能基本可以活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缓解,关节功能无改善,生活需他人照顾。观察指标:(1)采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1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越强烈。(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瘙痒、脱发、皮疹。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处理本文相关数据,计量资料(VAS疼痛评分)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疗效、不良反应)以n,%,行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P / / / / 0.004
2.2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png)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png)
3、讨论
痹症的发生与生活环境、气候及体质等因素有关,其具有反复发作或渐进性的特点,疾病初期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患者基本可以痊愈,但若延误治疗一旦发展至晚期就很难治愈,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治疗时以通为主,其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疗时以除湿、活血、行气、活络为主[3]。
临床中对痹症患者也会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停药后患者会有复发的情况,且部分患者也会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其后期治疗,本次研究中应用桂枝加乌头汤对痹症患者进行治疗,其基础药物主要包括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乌头,其中桂枝性味辛、甘,温,具有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的作用,芍药性味苦、酸,寒,具有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作用,生姜性味辛,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作用,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乌头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具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4-5]。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证型患者加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作用,川乌性味辛、苦,热,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防己性味苦、辛,寒,具有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的作用,络石藤性味苦、微寒,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作用,细辛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作用,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的作用,苍术性味辛、苦,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具有利水渗透湿、除痹、解毒散结的作用,全方共奏能达到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功效[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看来对痹症患者应用桂枝加乌头汤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痹症患者应用桂枝加乌头汤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阙世伟.分析风湿痹症患者应用乌头汤治疗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9,46(006):130-131.
[2]张双,程发峰,李长香,等.论乌头汤益气温阳蠲寒法对后世寒痹治疗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024(010):1360-1362.
[3]黄兴富,黄建亮,杜鹏程,等.乌头汤加减治疗肢体痹80例疗效观察[J].家庭保健,2018,87(021):248.
[4]王松.关于陈老运用乌头汤合麻辛附子汤治疗痹症的经验研究[J].饮食保健,2018,005(017):92.
[5]贺倩,张伟.沙冬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痹症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35(15):1581-1583.
[6]卢慧朕,尚宪军.独活通痹胶囊治疗风寒痹症的药理学疗效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 56(008):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