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张杰 汪正才 叶霆宇 龚仕旁
[导读]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治疗方式产生的并发症概率进行分析
        张杰  汪正才 叶霆宇 龚仕旁
        崇阳县人民医院    湖北崇阳   437500
        摘要: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治疗方式产生的并发症概率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出现率的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同,但其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手术方法,且并发症发生概率低,能更加稳定、有效地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外科手术方法;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并发症
        在临床上,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科疾病,可发生于泌尿系统各部位,例如:尿道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1]。不同位置的结石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以肾绞痛与血尿为主,因患者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排尿痛、困难,呕吐,恶心,腹胀等症状。治疗泌尿系结石时,采用排石药是最稳妥、最保守的方法,但其弊端是必须根据结石的pH值来决定药物,造成用药繁琐,且相关数据显示,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不佳且易复发,故在临床上,往往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虽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但其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且会引发并发症。故本研究主要是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治疗方式产生的并发症概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的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经过CT或彩超等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4±4.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6.2±3.8)岁。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具体步骤:(1)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2)在患者的第11根肋骨处开口,使肾周筋膜处于打开的状态,输尿管与肾脏处于游离状态。(3)将肾窦分离,牵开肾盂与中下盏后方的肾实质,充分暴露肾窦内的肾盂。(4)切开肾盂,分离开结石,将引流装置置于肾周部位。(5)对手术伤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该组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步骤:患者保持合适医护人员操作的姿势,使用B超或X线精准定位结石的位置后,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患者应接受3~5次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进行抗感染与常规的排石治疗。B超检测患者体内碎石残留情况,观察是否需要再进行一次碎石,需注意须在上次手术后10~15天后才可进行下一次的碎石[2]。
1.3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其中,治疗效果分为3个级别:
        无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有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B超检查后,发现患者体内结石变小。
        治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除,经B超检查后,发现患者体内结石消失。
        总有效率=(有效+治愈)/本组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无差别,但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0.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过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发生血尿、尿路感染的概率相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科疾病,可发生于泌尿系统各部位。不同位置的结石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以肾绞痛与血尿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时,主要有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均有弊端,外科手术术中创伤大,后续恢复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药物治疗虽然稳妥,但过于保守,达到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受限于患者个人情况且无法清除较大的结石,作用范围比较局限[4]。
        近些年,体外冲击波碎石在临床上因其痛苦少、无创伤、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上。体外冲击波碎石主要是通过机器产生的冲击波多次对结石释放能量,达到击碎解释的效果,并通过后续的治疗使结石排出体内,达到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目的。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外科手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两种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比外科手术方法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更小,对于患者的治疗上有显著的优势。因此,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上比外科手术更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可考虑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覃振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28):41-42.
        [2]王国桥,龚永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0):3604-3605.
        [3]谭良栋.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718-4719.
        [4]马福才.浅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