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 潘美华【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 (福建 福州)350025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老年心力衰竭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心力衰竭者进行研究,共70例,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措施,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VAP发生率2.86%;参照组是17.14%,P<0.05(X2=3.9683,P=0.0464)。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配合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促进恢复。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措施;老年;心力衰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前言: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VAP,属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殊类型,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应当重视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本文将以7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心力衰竭者进行研究,共7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在参照组35例患者中,15例男性,20例女性;最小年龄是61岁,最大年龄为79岁(69.23±5.56)岁。在研究组35例患者中,16例男性,19例女性;最小年龄是62岁,最大年龄是78岁(69.18±5.45)。对比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加强病房管理,以无菌操作为原则,关注患者体征变化,监测各项指标。
给予研究组患者集束化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一般资料、疾病等进行综合评估。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均需具备3年以上护理经验,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与实践经验。(2)心理指导: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保持耐心,面带微笑,积极主动,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讲述治疗成功案例,树立自信心。(3)体位管理:指导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位,将床头抬高约30-45°,取软枕垫在患者足底。若患者意识清醒,实施健康教育,讲述头高脚低体位的重要性。(3)呼吸机管理:维持气囊压力为25-30cm H2O,定时监测气囊压力,观察气管内壁的坏死与受损情况。呼吸机管路需每周更换一次;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的冷凝水。(4)营养管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肠外营养或者肠内营养,对低蛋白血症积极纠正,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5)无菌管理:病房内应当严格消毒,包括床头、桌面、地面等,空气培养每周一次,对细菌菌落数进行控制,加强护理人员的洗手制度,执行七步洗手法。(6)口腔管理: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漱口,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固定带、牙垫。(7)气道管理:取雾化装置安装于呼吸机管路,对湿化瓶的温度调整为32-35℃,控制湿度60%-70%,雾化器每天更换一次。加强吸痰护理,若患者肺部听诊可见肺鸣音,且频繁呛咳,血氧饱和度低,需实施吸痰处理。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比较VAP发生率
研究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
3 讨论
老年心力衰竭者自身的呼吸能力很差,往往需实施呼吸机进行生命维持,然而,伴随VAP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2]。研究指出,VAP发生危险因素包括意识障碍、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超过1天,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需重视患者VAP危险因素管理[3]。集束化护理措施作为新型护理模式,是几何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处理难治疾病,最终达到治疗目的[4]。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在集束化护理措施中,加强无菌管理、密闭气囊管理、体位管理、口腔管理等,有效减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降低VAP发生率;与此同时,重视患者心理指导,确保患者心情愉悦,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疾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配合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促进恢复。
参考文献:
[1]季丽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3):96,98.
[2]陆雪珍,覃纲,韦柳青, 等.集束化护理模式开展于心力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82,103.
[3]魏晓云.行无创通气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8,(12):233.
[4]林冬梅,汤利娟,徐苑玲.集束化护理在心力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37-39.
[5]谢巧玉,李茜,陈玉叶.集束化干预策略在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