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芳
合浦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广西北海536100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后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8期间,在我院进行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21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缓解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护理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切除;术后护理
慢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的一类炎症疾病,主要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经常反复发作,形成了慢性扁桃体炎[1]。临床上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常采用手术切除,但术后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来促进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42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后的护理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8期间,在我院进行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人。在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9,年龄7至53岁,平均年龄 (35.57±4.47) 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0,年龄8至52岁,平均年龄(35.18±4.29)岁,对比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O.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1)手术后,要使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姿势,于全麻患者要去掉枕头,保持平卧姿势,头保持侧偏;(2)手术后,要及时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免患者不注意造成其他安全隐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用药指导工作;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小,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会加大他们的心理痛苦,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此部分病人的心理安慰和鼓励,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心理痛苦;(3)密切监测患者手术创口的情况,重点关注出血、感染、疼痛等情况,发现异常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吞咽的方法,避免吞咽方式不当造成剧烈疼痛和出血情况;(4)注意关注患者疼痛情况,根据患者反馈情况,科学评估,给予有效的镇痛护理,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同时是要注意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确保用药安全性;(5)患者术后六小时内不能进食,之后可以少量进食,最好食用冰凉的流质食物,避免吃辛辣、高热、较硬的食物,避免造成切口损伤,引起出血现象。
1.3 疗效标准
(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和患者住院时间,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来测定,分数越高代表越疼痛。
(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发热、出血、吞咽疼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和患者住院时间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见下表1。
.png)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中感染的有0例,发热的有1例,出血的有1例,吞咽疼痛的有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2/21),对照组患者中感染的有2例,发热的有2例,出血的有1例,吞咽疼痛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6/2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4.286,P=0.038<0.05)。
3.讨论
在人体中,扁桃体是作为上呼吸道中的一种免疫性器官存在的,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但是由于扁桃体的表面不光滑,非常容易感染细菌,进而出现发炎现象,扁桃体反复发炎会慢慢转变为慢性扁桃体炎。类似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易致使该疾病的发生[2]。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通常会感到口腔干燥、发痒、咽部存在异物感,还会出现咳嗽剧烈现象[3]。该疾病需要进行及时的有效治疗,否则会引发其他器官发生病变。
临床上通过手术切除扁桃体炎,该治疗方法较为简单,且治疗效果确切。但是手术具有创伤性,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影响心理情绪,护理不到位还会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因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以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重点展开的一系列对症护理措施,并结合一套整体化的护理流程,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进行护理,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尽快恢复出院[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缓解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护理可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新荣.65例慢性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62-263.
[2]赵炜,刘燕平,战晨光,等.刍议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244-245.
[3]刘双荣.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围术期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260,264.
[4]姜忠燕,沈馨.慢性扁桃体炎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