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莱阳市中医医院 山东莱阳 265200)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07月的9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使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中医护理的为观察组,分析临床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中,其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行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其临床各项指标,还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
【关键词】中医护理;直肠癌;康复护理
直肠癌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呈现出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临床实践研究显示,其产生和遗传、环境以及饮食等因素有着一定关联,并且直肠息肉也是引发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1]。当前临床一般都是对直肠癌患者实行手术治疗,但是因为手术会对患者机体带来严重创伤,大部分患者需要造瘘,因此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很有可能会引发伤口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预后较差[2]。所以临床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风险因素,进而促进其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理论主要包括药食同源以及相生相克等,因此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重视,尽可能提高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的积极主动性[3]。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07月的9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使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56.11±3.0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56.47±3.12)岁。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可知,其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直肠癌;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沟通障碍患者。排除治疗耐受性较差以及存在转移癌患者。
1.3方法
1.3.1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使其伤口保持在干燥整洁状态,同时为患者讲解饮食以及排便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的相关事项,并实行褥疮、肺炎等并发症护理。
1.3.2观察组
该组实行中医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中医表示,愤怒、快乐、惊讶、悲伤、恐惧、厌恶以及轻蔑这七种情绪和五脏六腑之间是相通的,七情太过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利影响[4]。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辩证护理的应用能够实现阴阳平衡的目标,对于情绪化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利用愤怒、感动以及伤感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进而使其悲观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需要为患者讲解这种疾病对其自身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的顺利进行。②按摩推拿。在患者病情大体稳定之后,可以对患者实行足底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手法为屈食指点按法,同时配合推、摩、括、掐,由内而外对左足底基本反射区域进行刺激,顺序为肾上腺区、肾区、输尿管区以及膀胱区,力度以患者耐受并且产生酸、胀、麻、痛为宜,右足以同样的方式点按三分钟。之后合并双足,使用推按压手法对患者症状反射区进行刺激,顺序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以及肝门反射区,右足则以同样的方式按摩6分钟。对左足胃区实行手法刺激,并以刮、按手法由上而下对其左足小肠区进行刺激,同时使用按、推、压手法对其肛门反射区以及胫骨内侧直肠进行刺激,时间为三分钟,右足则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按摩。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③穴位针灸。对患者天枢、足三里、中脘以及上下巨穴等穴位实行针灸护理,进针时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七天。④饮食干预。国药理论表示,药食同源,也就是告知患者在手术之后降低钠、油脂以及热量较高食物的摄入,辩证使用药膳进行调理,对于气血两虚患者,可多食用猪肝、胡萝卜等食物,进而起到益气补血的作用;对于脾气亏虚患者,可以多食用莲子、山药等健脾通气作用的食物。⑤中药治疗。服用桃红四物汤,用水煎服,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5天,等到患者的伤口大体恢复并且进食排便功能显著改善后,则可以对其实行中药熏洗[5]。⑥中药熏洗。中药熏洗在中医护理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护理方式,需要事先准备好中药汤剂对患者进行熏洗。在熏洗之前,要告知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放松情绪,不要由于过于紧张而产生强烈的疼痛感。熏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熏洗的目的以及熏洗的正确方式,使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6]。中药成分:丹参、五倍子、黄芪、苦参、黄柏、败酱草,每天一次,注意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耐心观察并询问患者的局部皮肤变化情况。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同时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发症主要包括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感染、尿潴留。
1.5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结果,t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P对比检验结果,如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
观察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png)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相比于观察组,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2。
.png)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3。
.png)
3 讨论
直肠癌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主要指的是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节交接部位所产生的癌变,因为直肠癌的位置相对较低,所以一般都是实行乙状结肠镜或者是直肠指诊进行诊断,但是其一般位于盆腔深部,解剖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手术之后其病情很容易反复发作[7]。当前,临床一般都是实行外科手术对直肠癌进行治疗,并且给予放疗以及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姑息性和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治疗中,其主要包括保留肛括约肌直肠切除术、腹膜外一期吻合术以及经腹低位切除术等,如果患者肿瘤浸润较为严重或者是产生了广泛性转移而造成传统手术治疗不能对患者实行彻底性根治,则可以对患者实行姑息性切除,进而改善其梗阻情况,缓解其疼痛感[8]。当前,临床护理模式以及医学理论的发展进步,护理干预在临床各领域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人们也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成效进行了重视。有研究显示,对于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在其手术之后给予其中医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治疗时间,同时对于提高其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以及加速患者康复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9]。
对于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中医护理主要包括足底按摩、针刺护理、情志护理等多项护理内容,其中,情志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悲观以及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宣泄;针刺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有效改善,促进胃肠蠕动,进而实现理气和血以及舒经通络的功效;而足底按摩能够对足底胃肠反射区进行有效刺激,对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以及降低其胃肠功能紊乱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0]。中医护理干预理论主要包括药食同源以及相生相克等,在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过程中要对其不良情绪以及心理压力进行关注,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之后则要按照中医上病下取以及上病下治的相关理论,以中医按摩、按压手法来对足底反射区进行有效划分。对患者五脏所对应的足底反射区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节气血、舒经通络以及平衡阴阳的作用,进而促进患者脏腑功能的尽快恢复,防止由于受到手术应激的影响而产生机体紊乱。与此同时,需要按照患者的身体恢复以及病情对其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实现益气补血、疏肝解郁的作用,并根据实物温热寒凉特性来平衡其机体阴阳,这样一来,对于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尽快恢复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使药物的治疗成效获得充分展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其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明显(P<0.05)。这表明对于行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其临床各项指标,还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提高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降低患者的恢复时间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王清凤. 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6):163-164.
[2] 曾广梅, 查小英, 曾惠丽,等. 全程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19):142-143.
[3] Xiaochen C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13):1640-1643.
[4] 张秀芳. 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 39(10):60-61.
[5] 吴利蓉, 尚建英, 曾鑫,等.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8):133-134.
[6] 宫园园.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011(23):128-129.
[7] 张红梅, 候娟茹, 魏利敏.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99):119,122.
[8] 赵明. 格林模式在直肠癌造口手术后健康干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 26(12):48-50.
[9] 代晓.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20):3436-3439.
[10] 郑欢.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v.18(33):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