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矫霞 陈晓娟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就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
        矫霞 陈晓娟通讯作者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62
        【摘要】目的:就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用SAS18.0软件辅助完成随机分组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早期给予康复护理。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幅度、神经功能缺损及吞咽障碍功能等方面归纳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吞咽障碍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数据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数据改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病情后遗症影响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
        当前医疗手段进步极大程度保障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虽然死亡率有了明显下降,但发病后各种后遗症发生率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诸如偏瘫、吞咽障碍等,均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干预依从性造成严重影响。在李艳丽[1]文献中指出吞咽障碍直接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机体营养不良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也是诱发其它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有针对性康复锻炼方案,我院在2019年2月始开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阶段便进行针对性干预。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用SAS18.0软件辅助完成随机分组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n=60。为保障研究所得数据公正性,对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后提示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内容有全面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立项、流程及目的均交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得到批准后进行。
1.2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护理时机在于脑卒中病情得以控制,身体机能稳定后,观察组接受护理时机在于给予脑卒中治疗的次日。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舌部康复。引导并辅助患者通过舌部运动来逐渐调整口腔当中相关组织的协调工作,通过将舌头尽可能伸长然后缩回来进行力量训练;将舌头伸出后往上方用力,辅以压舌板,让舌头和压舌板两者进行对抗训练。将舌头与下方牙齿相接触,然后再与上方牙齿相接触。三套动作每次均需要重复10次。唇部康复。每天进行2次发音训练,时间可选择在清晨起床及晚饭后,每次发音时间约为5秒,每个音一般需要发10次,通过反复多次的发音来让患者能够自主锻炼并控制局部肌肉的收缩状态,刺激吞咽功能的恢复,通过让唇部在运动、控制以及协调方面的功能得以强化来训练患者进食、吞咽这两个动作的自主控制。进食康复。在进行此项康复护理时患者保持坐姿或者半卧体位,头部稍微往前倾斜,通过让患者摄入吞咽难度较低的食材来进行重复训练,等吞咽功能有所提升后更换为半粘稠食材,循序渐进,在此过程中要给患者强调反复咀嚼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用日本洼田氏饮水检测手段作为疗效判断依据[2]:干预后吞咽障碍相关症状消失,日常生活无明显不适,为治愈;干预后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日常生活无明显不适,为显效;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日常生活依然存在不适,为有效;干预后患者疗效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
        分别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其进行神经缺损功能(NIHSS)量表与吞咽障碍功能(Burke)量表评价,两个量表分数均与病情程度呈现正相关联系[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程序SSPS20.0处理此次研究数据,P<0.05,说明计数/计量数据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吞咽障碍功能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吞咽障碍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数据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数据改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康复护理措施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吞咽障碍影响

3 讨论
        本研究对收治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均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训练,区别在于训练的时机不同,从吞咽障碍症状改善及相关指标(神经缺损功能、吞咽障碍量表)来比较正常时机与早期干预的效果差异,从本文表1、表2数据中可知早期给予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优势更明显。提示了早期即在进行脑卒中治疗时同步进行吞咽障碍康复干预价值重大,达到了预防、治疗相结合的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风险较高,在早期给予针对吞咽障碍的训练干预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程度,且保障机体状态和营养支持,有利于后续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5):22-23.
[2] 赵屹.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24):49-50.
[3] 谈天明, 廖迎春.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13):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