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黄景丽
[导读] 目的:结合研究需求重点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时,所呈现出的应用效果
        黄景丽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中医医院 河北 秦皇岛 066300
        摘要:目的:结合研究需求重点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时,所呈现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这个阶段内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一共包括54例,然后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取的是对照组基础上的舒适护理方法。两组患者护理完毕之后,对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显著,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采取和落实相对应的舒适护理措施,这样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充分控制其血糖水平,使其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这种舒适护理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舒适护理;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治疗总有效率
        从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糖尿病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这种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等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和演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脑、眼、足部、肾等有关部位的病变,出现不同的并发症。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充分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血糖得到充分控制,提升其依从性,这样才能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条件。结合这样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着重选取我院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切实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应用效果,现针对具体内容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段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人数为54例,之后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27例。在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的是69岁,年龄最小的是34岁,平均年龄是(57.2±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看出充分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之前都知情同意,并且知道相关的研究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其批准通过。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舒适护理方法,具体的操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舒适护理: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护理环境,确保病房定期清扫、消毒、杀菌,使房间内部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等情况。②心理舒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身心变化状态等等,充分认识到患者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对于糖尿病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很容易出现悲观、抑郁,甚至绝望的不良情绪,某些患者甚至放弃治疗,产生抵触情绪。

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把握患者的性格特征和病情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和疏导,着重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确保其树立治疗的信心,有健康积极的心态,缓解不良情绪,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③饮食舒适护理:要针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饮食计划,充分满足营养需求,对血糖进行充分的控制,对于脂肪、蛋白质、热量的摄入量要有效控制。同时要尽可能采取定时定量的方式,对于盐的摄入量也要进行充分的限制和把关。④运动舒适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运动的指导工作,以此更利于血糖的有效控制,加快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的速度,使血糖能够维持在平衡稳定的状态。指导患者尽可能进行太极拳、散步等相关有氧运动,并有效坚持,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宜空腹运动,避免低血糖出现。⑤药物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相对应的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者错用药物,要提升用药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控制疾病。
1.3观察指标
        着重针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相关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相关数据对比,能够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要比对照组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6.7±1.8)mmol/L、(8.9±1.2)mmol/L,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8.3±1.7)mmol/L、(10.3±1.6)mmol/L,可见观察组的指标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可以看出,糖尿病是比较典型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其发病的诱因主要表现在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等等。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在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导致糖尿病发病几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进一步趋向于年轻化。该种疾病特别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类型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要着重加强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的过程中有效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这样能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等相关方面能够呈现出更为良好的状态,以患者的舒适度作为核心内容,更加着重关注患者的个性化差异和舒适的感受,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使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提升依从性,以此更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
4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能够明显看出,在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这样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调整,缩短病程,使治疗总有效率和血糖控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方法有着极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李莉.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13(14):84-85.
[2]陈洁,孔国美,陈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02-105.
[3]李琴芝,王一军.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33(24):367-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