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李荣
[导读] 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流程优化护理后抢救效率影响
        李荣
        安陆市普爱医院,湖北安陆,4326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流程优化护理后抢救效率影响。方法:在我院选取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中收治的急诊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实验组患者予以优化后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抢救效果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流程优化护理后的抢救效率明显增加,治疗满意度提升,此方式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急诊;抢救效率

        急诊科室是接待并治疗危急患者的一线阵地,急诊患者大部分病情危机迅速恶化,如不能及时予以有效急诊护理则会使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影响[1]。急诊科室治疗一般为两种,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这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护理诊治方法,急诊要确保患者病情紧急情况下,能得到最及时、最专业的救治护理。急诊科室具有药品复杂、疾病种类多、病情变化快、人流量大等特点,因此专业的技术与素养是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取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中收治的急诊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60.52±4.36)岁。实验组患者予以优化后急诊护理流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为(59.59±4.2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2],医院急诊科室接到患者急诊电话以后,要立即派专业急救人员出发前往救治地点,并跟随一名专业医师。在对患者抢救中,需医护人员给患者做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优化后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方法如下:①优化急诊科接诊流程:急诊科室要专门建立一个急救绿色通道,在医护人员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后,就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迅速把他们送到已经准备好的急诊室中救治。在抢救中,医院也需指派一名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家属将所需手续业务办理,以有效缩短等待治疗时间为目的。②病情诊断的优化: 急诊科室的接诊人员在把患者送到急诊室以后,首先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平抚患者情绪,目的是快速对患者病情了解并掌握,然后由专业医师给患者做进一步临床检查。③优化抢救流程:为了确保患者在两分钟内入急诊室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必须迅速掌握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还要在5分钟以内有效的建立静脉通道,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协助给患者进行观察和监督,并向抢救医师及时报告心电监护的变化情况,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监测。④工作交接:在患者门诊科室转运之前为其填写好交接转运表格,充分的准备好转运所需要的器械、物品等,必要时要派一名专业医护人员跟随转运工作[3]。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急救护理指标,包括治疗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用药时间和静脉采血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等。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两组相关的数据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计算处理,计量资料如治疗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用药时间和静脉采血时间均使用(士s)描述,组间经t检测,计量资料如抢救成功率使用(n,%)描述,组间经X2检测,差异如果在P<0.05时,则有临床比对意义[3]。
2结果
2.1两组抢救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指标包括治疗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用药时间和静脉采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经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急救患者有着较为特殊的情况[4],其特征包括病情恶化速度较快、病情相对严重、发病时间不确定、并发症概率高等。因此,在急救患者救治护理时,抢救时间是最关键的。医院急诊门诊科室怎样在最短时间以内给患者实施快速、及时的治疗,对病情持续恶化控制,并使救治护理有效率提升为急诊科要优化和改革的关键。基于此,医院急诊科中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患者救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过程中,最新增加了绿色服务通道,采用后收费先救治的模式得到了患者和其家属的认可,使急救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为了证实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救治效果,本次在我院急诊科室选取86例患者进行对比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指标包括治疗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分诊评估时间、用药时间和静脉采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经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再一次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5]。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流程优化护理后的抢救效率明显增加,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最大保障,此护理方式可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丹萍.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健康之友,2020(15):194.
[2]徐娜,吕素娜,孙晓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20(15):133.
[3]杨金烂.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特别健康,2020(13):201.
[4]刘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156-157.
[5]袁利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3):196-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