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李琳
[导读]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
        李琳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产一科   山东济南  251400 )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新生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9例。其中,给予传统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循证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后脐部皮肤的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用时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周皮肤破损及脐部皮肤感染率低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对新生儿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脐带的脱落,有效避免新生儿脐周皮肤出现破损和感染,提高婴儿的安全性,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循证护理;脐部皮肤;皮肤感染;预防;临床效果
        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一直是威胁婴儿健康的一大因素,虽然近年来多数人的思想意识都有所提升,但感染发生率依旧处在较高的数值。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发生,主要因素包括产前护理不当、分娩消毒不彻底、分娩后护理不足等,婴儿脐部会出现渗出、出血、红肿、发炎等症状,由于脐部的脐带断口和婴儿体内相连,一旦发生感染,细菌就会由此侵入患儿血管等处,导致败血症等的发生,加之患儿自身免疫力低下,极有可能出现脓毒血症,导致新生儿后遗症遗留,乃至因感染死亡[1]。加强新生儿脐周皮肤护理,是保证新生儿健康和安全的关键,鉴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循证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新生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9例。产妇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参照组男婴20例,女婴19例,出生时间在19-29天之间,平均时间为(24.24±4.67)天。研究组男婴21例,女婴18例,出生时间在20-29天之间,平均时间为(24.52±4.48)天。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的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参照组新生儿给予传统护理措施,由护理人员向家属进行皮肤护理宣教,并指导新生儿的喂养等。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护理问题的确定
        在进行护理前,由“循证护理小组”对护理问题进行确定,即:新生儿出现脐部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对应的预防干预方案。综合网络资料、文献记载及相关临床经验,对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弥补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1.2.2危险因素的分析
        根据多途径查阅资料的总结,可以发现,新生儿自身原因和后期原因均可导致脐部皮肤感染问题的出现。新生儿自身原因包括产妇产前会阴护理不足、羊水早破、出血、胎儿宫内感染、难产等;后期原因包括未做好皮肤护理、分娩中消毒不到位、生产时感染、新生儿出现交叉感染、脐带处理不当等[2]。
1.2.3针对性护理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产妇入院后即向其本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明确新生儿皮肤健康的重要意义,明确产妇周边是否存在危险因素;指导产妇正确的卫生清理方式,加强对会阴部的护理,对于分娩时出现特殊情况(如难产等)的产妇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无菌操作的重视度,分娩结束后对新生儿脐周进行清洁并予以消毒,保证其皮肤干燥洁净。对新生儿皮肤进行擦拭时需要使用无菌棉签等,并对其脐部皮肤进行定期观察记录,发现不良情况时及时给予治疗,并对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培养。医护人员在和新生儿前要严格落实手部消毒,用具等勤更换消毒,并对新生儿所处环境加强检测,避免细菌等超标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同时,要反复向家属强调预防感染的思想,引起其高度重视,避免出院前后由于家属意识不足导致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后新生儿脐带脱落用时、脐周皮肤破损率及脐部皮肤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后新生儿脐带脱落所用的时间
        研究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用时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2.2对比护理后新生儿脐周皮肤出现破损及感染的概率
        研究组新生儿未出现脐周皮肤破损,参照组有9例新生儿脐周皮肤出现破损,对比差异显著(x2=10.174,P=0.001);研究组出现脐炎、脐周红肿、感染等新生儿共2例,感染率为%,参照组共11例,感染率为%,研究组感染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x2=7.467,P=0.006)。
3 讨论
        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是威胁婴儿生命健康的一大因素,轻度感染会出现红肿、异味分泌物等症状,而重度感染会由脐部开始逐渐扩散,导致败血症乃至脓毒血症的发生,如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引发胎儿死亡或后遗症遗留,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3]。在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方面,传统的护理措施有效性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对护理措施的改进,提高感染的预防效果。
        循证护理是当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在进行护理工作前,对相关问题提、因素、措施等进行多途径的分析,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目的性的做好产前宣教、卫生护理、产中消毒、新生儿卫生清洁和消毒,以及医院卫生安全把控等工作,综合性提高新生儿脐部皮肤的卫生和安全,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4]。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可以发现,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后,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更短、脐周皮肤破损和感染的发生率也远低于参照组,说明该护理方式对预防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脐带的脱落,有效避免新生儿脐周皮肤出现破损和感染,提高婴儿的安全性,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芳, 周坤先. 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2):147-149.
[2]马燕.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5):73-76.
[3]李杰.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影响分析[J]. 医学新知杂志, 2019, 29(z1):284-285.
[4]陈晓君. 循证护理干预新生儿皮肤完整性受损的临床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9, 33(7):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