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 针对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儿展开疼痛护理干预的具体作用加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患儿为60例,属于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所接诊患儿,按照计算机系统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组内30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余下30例患儿则需要将疼痛护理干预加以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疼痛缓解用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统计,观察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将疼痛护理干预运用到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疼痛护理中,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有助于其恢复。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
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病症多较为严重,部分患儿甚至存在有生命危险。且所有新生儿在一出生后就存在有感受疼痛的能力。因新生儿无自我控制能力,受到病症本身的影响以及各方面治疗操作对其造成的疼痛感,均会影响到各方面治疗操作的正常展开[1]。为促使该部分患儿能够迅速进行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做好对应疼痛护理工作。本研究就针对疼痛护理管理在该部分患儿治疗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患儿为60例,属于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所接诊患儿,按照计算机系统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组内30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余下30例患儿则需要将疼痛护理干预加以运用,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出生2—8天,均值为(5.01±1.28)天。而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出生1—7天,均值为(4.91±1.37)。对比以上数据,P>0.05。在展开本次研究前,均告知所有家属本次研究的目的,在取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展开对比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各方面护理干预都遵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展开,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在治疗期间各方面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准确进行评估,若患儿出现哭闹等症状则需要做好对应安抚工作。而观察组则需要将疼痛护理管理加以运用,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对护理人员疼痛意识进行提升。因新生儿缺乏自述能力,无法将自身的实际感受如实的传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生儿各方面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且在展开各方面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动作娴熟,最大限度减少对患儿的干扰。(2)环境护理。良好的病房环境可以促使患儿产生舒适感,对于缓解疼痛同样存在有作用。需对病房温度、湿度、光线强度等合理进行控制。在患儿病症稳定后,可以在病房内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2]。(3)体位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做好对患儿的体位护理工作,同样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需保持胎头俯屈并将颈部靠近胸壁,同时可将脊椎略微向前弯曲。该体位能够促使患儿感受到安全感以及舒适感。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及时帮助患儿对体位进行更换,避免出现局部长时间受压的情况[3]。(4)抚触。适当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按摩可以增加其舒适感,对于缓解疼痛同样具备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可轻轻对患儿背部进行抚触,每日进行2次。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疼痛缓解用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则运用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观察组患儿在恢复过程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则有7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比P=0.001,x2=8.082。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疼痛缓解用时上,观察组同样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下表1。
.png)
3 讨论
新生儿在出生后对于疼痛较为敏感,若在治疗或者护理的过程中存在有致痛性操作,均会对新生儿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来讲,在治疗的过程中,若疼痛较为严重,将直接影响到患儿与各方面治疗操作的配合性,不利于患儿恢复。故此,对于该部分患儿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更需要做好疼痛护理管理工作,及时给与患儿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缓解其疼痛程度,为患儿迅速恢复提供有利条件[4-5]。
疼痛护理管理属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特殊部分,该方面护理工作具备有较强的针对性,其宗旨在于借助有效干预手段,促使患儿疼痛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同时结合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操作进行优化与完善,能够有效降低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对患儿所造成的疼痛感。疼痛程度较低,能够促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舒适感,对于帮助患儿恢复,保障重症监护室对该部分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同样存在有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将疼痛护理管理运用到30例患儿的护理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方式的帮助下,可以显著缓解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有助于其恢复。
总之,对于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儿在护理的过程中可及时将疼痛护理管理加以运用,降低疼痛对患儿造成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琼, 郑芝蕾, 童燕芬,等.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致痛操作中的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 2018, 025(010):59-60.
[2]王亚静, 李杨, 孙静,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操作性疼痛现状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11):20-23.
[3]李霄. 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1):183-184.
[4]陆丹琼, 王金燕, 余霞,等.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窒息患儿的神经行为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12):909-912.
[5]陈妍君, 李杨, 孙静,等. 母亲声音缓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012):1705-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