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雷艳 王利
[导读]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雷艳    王利

        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08例腹膜透析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下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5周、干预10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判断患者心理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患者在干预5周和干预10周时相对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标准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产生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病情有密切关系;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腹膜透析;心理障碍;原因;对策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患者往往需要以腹膜透析来维持生命,但难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变化、情绪波动很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对108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作粗浅分析,以期对治疗有所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于预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52.9±6.2)岁;病程(7.5±3.2)年。对照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51.5±5.7)岁;病程(6.54-3.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指导腹膜透析常规操作;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定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进行测评,每个项目按l一4级评分,最低总分为20分,最高总分为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出标准分(T分),T一>50分为划界线,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一的分为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测量时间为心理干预前、干预5周、干预10周分别进行,发放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用语,由患者自行或指导提同方式进行。
2结果
        患者在干预5周和干预10周时相对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标准分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情况如下表:

3讨论
        腹膜透析最早出现在1979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腹膜透析技术日趋成熟,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但腹膜感染依然是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患者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增加了感染风险;二是透析管道设计不合理,带来更多感染机会;三是家庭透析患者会受到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的影响,相关预防措施不到位。合以往研究报道,腹膜感染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环境干预,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定期使用紫外线消毒空气,并进行空气培养。(2)加强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尤其是在管道连接和接卸时,避免细菌进入腹腔。(3)加强饮食指导,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钠钾磷等微量元素。
        针对腹膜透析患者,要定期利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其焦虑和抑郁状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另外还要观察病人的异常表现和举动,如突然变得不爱说话,偷偷哭泣,经常发脾气等,以此判断病人的心理异常,再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
        如发现患者出现了焦虑情绪,要主动开展心理疏导。通过主动沟通,了解患者最近情绪变化的原因。焦虑患者需要一个倾听的对象,当他们将自己心中的愤懑和顾虑发泄出来后,情绪状态就会改善许多。如发现患者因害怕自己的病情恶化而焦虑,可以向其介绍腹膜透析的作用及效果。如患者对高昂的治疗费用难以负担,可以寻求一些政策性的帮助,帮助患者解决难题。此外,还应该做好家属工作,家属的陪伴和理解对病人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应要求家属多给患者一些陪伴和鼓励。
        抑郁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消除,很可能使病人产生轻生的念头。但是,往往语言上的开导起到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应该以一些特殊的方式帮助患者走出抑郁。比如,可以将院内的腹膜透析患者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体,病人可以在团体内相互交流治疗疾病的经验,也可以倾诉烦恼。患者之间拥有共同语言,这样做的效果远远比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口头鼓励要好的多。医护人员还可以多在院内组织座谈会,科普会等活动,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和腹膜透析的常识。
        医护人员应该主动向患者介绍药品的作用,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及效果,使患者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尊重患者的人格、隐私,消除来自社会及他人的歧视,使患者感受到尊敬。利用社会、医疗体系等,多方帮助患者解决治疗经费方面的难题。营造活跃、温暖、和谐的住院环境,尽量消除个别病例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长期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抑郁、悲观、恐惧、敏感、自卑等心理,如果一直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会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医院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通过沟通、帮助、组织活动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渐摆脱异常心理,积极治疗,如此也能提升腹膜透析的效果。
        综上,针对腹膜透析致腹膜感染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道法,苏淑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易感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9):999-1002.
[2]贺丹丹,徐芳.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3):164-167.
[3]陈淑梅,王英利.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发生率影响的循证研究[J].护理研究,2017,  31 (6):747-75}.
[4]刘爱琴.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  14 ( 7 ):687-688.
[5]陈军华,钱坤,江燕,等.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5,  3} ( 21 ) : 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