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眉丹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价值及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0例,进行分组资料统计,经抽签决定在患者统一施行体外反搏治疗模式下,给予观察组30例患者施行针对护理,给予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在护理前后的cTNnI、CK、CK-MB数据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情况、认知情况、活动能力等。结果:护理前两组的cTNnI、CK、CK-MB数据差值很小,护理后拉开距离,观察组的各项数值高于对照组,护理中观察组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情况、认知情况、活动能力评估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基于患者的诉求施行针对护理,可提高护理的价值,应寻求到更适合患者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体外反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价值;措施
引言:冠心病是冠状血管在进行血液输送的过程中,血液运行不畅,血管堵塞而产生的心脏问题,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年龄逐渐年轻化,青年人患有冠心病的几率增加,作为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且无创伤、痛苦少的主要方式,体外反搏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体外反搏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护理中也应结合体外反搏的方式,围绕患者的情况针对施行护理安排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取自我院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之间收治的患者,患者均经MSCT或MRI等检查确诊并已了解临床病史,排除同时带有其他严重疾病;有精神问题;无治疗经济能力;文盲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2:18.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11:19.患者的年龄均高于50岁且低于9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26±9.87)岁。 患者表现为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梗死时,均与类似疾病完成鉴别,且患者对本次调查并知情,基本资料统计不做详述,无调查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的清洁、安静,并让患者感到舒适,结合患者的诉求调节气温、光线等,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本次调查已排除有感染性疾病有出血性禁忌症,无特殊叮嘱需求,治疗前,提醒患者排便,提醒患者治疗不间断,应避免临时需要排便而影响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如前列腺肥大、憋尿能力差等,应提醒其治疗前的两小时减少喝水,可准备好尿垫等以备不时之需,患者治疗开始,先让患者休息几分钟,并同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排除患者治疗的禁忌症,如心率过低,观察患者的肢体、皮肤有无损伤,治疗前后结合医嘱提醒患者用药,并观察患者在药物作用下的反应。给予患者生活帮助等2。
针对护理:
加强宣教,除了对患者进行基本的体外反搏治疗说明外,华英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本次治疗的经过,让患者对治疗的原理更为了解,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还可以让已经治疗过的其他病友现身说法,让对体外反搏治疗存在陌生感的患者尽快打消畏惧感。在进行囊套包扎时,应保障去与四肢紧密的贴在一起,将褶皱的衣服抚平,随时观察体外反搏中显示屏上的数字是否正常,观察患者的面色等,结合患者的不同表现予以护理安慰,严重情况下应是汇报医生处理,通过心理引导让患者形成治疗的耐受感,检查仪器等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时排查风险。体外反搏后还应给予患者及时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抬起头部让患者缓缓的坐起来,此时应注意患者缓缓行动,避免患者过于急躁,观察患者无异常情况离开,若患者有疼痛等不良表现,则应评估患者的疼痛指数,若患者属于治疗后的正常疼痛,则安抚患者疼痛感会自动消失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在护理前后的cTNnI、CK、CK-MB数据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情况、认知情况、活动能力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应用的计算机软件为SPSS for Windows组合软件包,集成数据,并进行医疗参数的整理、分析,构建了结果的分析图表,针对结果数据进行了均值比较,并借助SPSS读取了EXCEL及DBF数据文件,本次统计应用的是IBM SPSS Statistics 26.0版本,其中t=计量单位检验;x2=评定资料计数检验;x±s=平均数;P<0.05=统计具有差异;P>0.05则反之。
2.结果
3.讨论
心血管疾病作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主要在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冠心病在无严重脏器负担表现下,可通过物理治疗联合药物等干预得以尽快控制,体外反搏能够减少患者的心脏负荷,使得患者提高主动脉压力,提高血容量,放松肢体血管,促使血液循环逐渐恢复正常。在体外反搏的治疗中,可进行常规的护理,让患者做好各项准备,也可以实行针对性护理,结合患者在体外反搏中的面色、感受等及时进行干预,本次调查中,针对护理组患者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可依据患者在体外反搏治疗期间凸显的个体特征,进行灵活处理,结合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加强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力度,让患者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起到充分的干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爱臣,刘锋. 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价值及措施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8(3):99-99.
[2] 黄晓红. 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价值及措施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2):73-74.
[3] 梁爱萍. 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价值及措施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1(07):56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