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复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1杨龙 2马红
[导读] 从医院现阶段诊疗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有序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避免加重病情
        1杨龙  2马红   
        1宁夏社会福利院    宁夏银川   750011
        2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宁夏吴忠   751900
        摘要:从医院现阶段诊疗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有序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避免加重病情。同时,护理工作还包括从行为训练的角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实际上,护理工作流程相对较为复杂繁琐,工作任务量大,还需要医院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对护理团队展开培训教育工作,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另外,护理人员自身应当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研究优化护理流程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康复护理;精神科;护理工作;运用方法

        康复护理是新时期护理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安排专业的护理医师带领患者进行一些专业性、系统性的康复训练,具体还需要根据患者所患病症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有序开展康复护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精神疾病是由神经系统紊乱而导致的心理及行为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异的一种情况,目前临床上正在尝试应用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精神科护理工作。
        1、缓解负性情绪
        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合康复医疗对康复对象实施的一般和专门护理技术。其护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心理护理以及行为训练,从心理护理角度来看,康复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都会伴随有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情况,通过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这些症状,从而让患者更加乐观积极,对生活抱有希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自觉主动的配合医疗工作,方便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提高诊疗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2、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具体的诊疗方案。比如,可以安排患者进行一些手工活动,或者做体操运动。实际上,精神病患者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在住院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有正确的认知观念和一定的行为能力。因此,医院安排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诊疗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推动医院诊疗工作的稳步运行。
        二、在精神科护理中运用康复护理的具体流程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实际开展康复护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与患者沟通交流
        在展开临床护理工作之前,护理人员通常应当对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应当先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以及在诊疗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负性情绪。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的过程中,还要照顾到患者个人的情绪,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从情感护理的角度,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氛围。这对于提高精神疾病的诊疗效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需要医院引起重视。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展开交流时,还会安排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这也是一种康复治疗的手段,让精神疾病的患者能够与其他病友进行有效的互动活动,从根本上恢复他们的社交能力。


        2、康复训练环节
        由于精神疾病的患者大多丧失了基本生活技能,因此,康复护理人员应当以生活技能的训练工作为基础展开全面的护理工作。比如,可以要求患者每日起床时自己叠被子、整理床铺,并自己完成洗漱和吃饭等步骤。然后,设定评选标准,并定期对表现优秀的患者进行集中鼓励和表扬,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患者对恢复自身病情的自信心,并且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环节当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外,在住院期间,也应当定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安排患者阅读报纸、观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家的大事小情,丰富他们的知识底蕴。
        3、环境护理工作
        在实际展开临床护理工作时,医院应当注重于优化住院环境,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病房翻修工作。除了要保证环境卫生问题之外,应当将环境布置的更加温馨,让患者有“家”的感觉,这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环境护理工作开始时,医院应当提前做好对资金的预算工作,避免出现资金周转不通的情况。
        4、其他护理方法
        在患者出现负性情绪之后,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展开护理工作。比如,可以为患者播放一些中国民族乐曲、轻柔钢琴曲等。让音乐伴随着患者入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患者的失眠多梦问题。也可以在患者日常进行互动活动时,适当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通过音乐艺术形式,感染患者的情绪。实践表明,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这符合新时期医院诊疗工作的开展需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新时期开展康复护理工作的基本注意事项
        在具体开展康复护理工作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培训环节
        由于康复护理工作与常规护理工作模式不同,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更要考察他们对不同病情的理解能力以及面对患者时的随机应变能力。因此,医院应当定期组织一些技术交流会议,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目的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同时,医院应当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开展政工工作,从而让护理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服务属性,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也可以设置奖惩结合的管理制度,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真正解决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难题。另外,由于护理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最终诊疗结果,所以,许多医院都开始设置崭新的评价机制。比如,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到对护理人员的评价工作中来,全面分析出目前的护理工作优势及不足,然后研究相应的优化方法。
        2、其他注意事项
        由于新时期精神疾病的种类不断增多,护理工作难度有所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还应当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明确新时期的工作目标及方向。基于我国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个环节中,医院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工作。首先应当引进计算机基础设施,构建网络工作平台,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工作难度。其次,应当做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数据的丢失或泄露。然后,应当重点分辨出信息的真假性,避免影响诊疗方案的制定情况。最后,与其他康复护理人才进行在线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网络渠道,共同探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我国康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论:康复护理人员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应当注重于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结所在,并充分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合理设置一些互动活动,增进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组织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尤其要重视起对日常基本行为能力的训练,这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最后,应当采用音乐辅助治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或者可以采取环境护理工作,合理布置病房,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为医院诊疗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森.舒适护理在精神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科学,2018(12).
[2]白玉莲.人文关怀在精神科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心理医生,2018,24(21):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