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花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200
摘要: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效果。 在骨科护理中注意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 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科 护患沟通 护理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患者更高的护理需求, 都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骨科护理工作只有把握骨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才能有效地运用和实施沟通, 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真正建立护患之间高层次、高境界的护患关系, 从而使我们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和完善。
1 骨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患者不能及时适应病人角色
骨科病人中外伤性骨折所占比例最高。骨折多为突发事件, 瞬间改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 病痛的折磨, 肢体活动障碍, 对疾病预后的悲观猜测, 以及陌生的人群和住院环境, 都会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人角色缺失, 角色冲突, 角色减退或者角色异常。
1.2 长期卧床导致心理状态的改变
由于病情的限制, 部分骨科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 尤其是骨盆骨折、脊髓损伤、股骨颈骨折的病人。患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 生活质量下降, 导致心理承受力减弱, 出现自卑、抑郁、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易怒等症状。
1.3 社会角色适应度减退
骨折病人由于突然遭受意外事故, 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在没有预先安排的情况下发生改变。病人将面临家庭、工作、学习方面的社会角色缺失, 因此病人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波动, 常表现出紧张、焦虑、烦燥不安、易怒、脆弱、恐惧、抑郁等。
1.4 对康复缺乏信心
骨折患者术后大多数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石膏夹板解除后, 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需要进行艰苦的功能训练才能使肢体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功能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患者不但要持之以恒, 还要付出耐心和毅力。当看不到近期效果时, 患者往往会对康复缺乏信心, 表现出急躁、悲观甚至厌世等情绪, 不利于治疗康复。
2 骨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2.1 骨伤急救中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2.1.1 高度的急救意识、熟练的急救技术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础
患者入院时, 护士应根据不同的病种和轻重缓急积极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如一个由车祸引起的多发性骨折患者, 因大量失血、疼痛, 患者处于休克状态, 患者和家属处于极度恐惧与紧张焦虑之中, 护士首先应该急患者之所急, 迅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如输液、输血、止血等。护士在急救中所表现出的敏锐地观察、果敢准确地判断以及娴熟的操作, 这些都是无声的语言, 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安慰和鼓励, 利于迅速建立相互的信任和尊重, 为有效的护患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2.1.2 深切的理解是建立有效沟通的良好开端
2.1.3 良好的职业形象, 是建立有效沟通的保证
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直接反映了一个护士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 并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在急诊患者面前, 护士应衣着整洁、端庄, 沉着冷静, 做到稳、准、轻而快, 有条不紊的救治使病人感到安全、有信任感, 有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反之护理人员生、冷、顶、不耐烦、手忙脚乱则会使病人产生不安全和失望感, 这样不仅有损护理人员的形象, 还会严重影响病人情绪和护患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 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 可以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是建立有效沟通的保证。
2.2 与骨科住院治疗期病人的沟通技巧
2.2.1 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
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 是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重要基础。
2.2.2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沟通融入到护理行为的每个环节
沟通是一种意识而非特定的行为, 护理行为中应处处体现出沟通, 护士可利用晨晚间护理、技术操作、巡视病房的时间, 观察病人, 及时了解病人, 发现病人的身心变化, 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 赢得病人的信任与尊重, 与病人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2.2.3 提高与各种病人沟通的能力
骨科病人尤其外伤入院的患者, 入院初期面临强烈的心理应激, 后期又面临着卧床、康复、生活单调乏味等问题, 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对于骨科护士而言, 掌握与不同病人、不同时期、不同心态特点患者的沟通技巧尤为重要。并且, 护士没有选择病人的权利, 只有学会去适应不同的病人。骨科病人也与其他专业的病人一样, 来自不同的地域、民族、行业, 有着不同的性格、信仰、学识水平, 对于疾病、健康、就医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认知, 尤其是患者的知识水平影响着护患沟通的程度和深度 [1] 。因此, 对于不同的病人, 护理人员应从专业的角度, 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和语气, 使用让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 从对方的利益出发, 达到说服的目的。在说服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考虑对方的自尊心, 不要随意批评。当然在护理工作中, 有时也会遇到个别缺乏修养的患者, 在不合理要求未达到时谩骂护理人员, 甚至恶语伤人。因此, 在不被理解或被误解的时候, 护理人员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本着不伤害原则、公平原则和有益于他人的原则, 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真诚地关心帮助患者, 相信最终会得到患者的理解。
2.2.4 善于化解沟通中的僵局, 改变护患之间的不良局面
护患关系的实质是满足病人的需要, 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服务过程中, 护士是行为的主体 [2] , 是帮助系统的代表, 是主动的一方。因此, 护士是护患关系后果的承担者。骨科病人卧床时间较长, 肢体的功能障碍与病人对正常生活的渴求形成强烈的反差, 心理的变化和波动往往更加变幻莫测。护患之间频繁接触, 难免会有误解和不理解, 护士应当事先觉察, 善于利用各种与病人接触的机会, 去扭转沟通中的僵局, 妥善处理, 缓解不愉快的局面, 避免冲突的发生。护患之间更应当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 避免压抑患者或家属的情绪, 甚至适时沉默, 沉默会给对方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机会, 使患者能完全宣泄自己的感情并调节沟通气氛 [3] 。
2.3 与骨科康复患者的沟通技巧
2.3.1 帮助患者做好功能锻炼前的心理准备
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往往比治疗期要漫长、艰苦, 患者对此一般没有心理准备, 对拆线后的肢体有过高的期望, 当失望时往往变得心灰意冷、顾虑重重。护理人员要在康复锻炼前给患者以客观的、真实的介绍, 让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下一步的治疗。
2.3.2 积极鼓励, 增加患者康复信心
骨折康复训练需要患者付出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并且患者往往看不到近期的效果, 容易产生厌倦和失望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 及时交流、鼓励, 可以用具体的成功案例引导、教育病人, 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直至康复。
2.3.3 帮助病人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骨折病人突然遭受意外伤害, 住院后病人特别期望家人照顾与关心, 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护理人员在病情许可时, 允许家属及亲朋好友来院探视, 多亲近病人, 给病人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使病人在患病期间不显得孤独和痛苦, 对骨折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 骨科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 不同的治疗康复时期, 灵活地运用沟通技巧,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为患者营造和谐的康复氛围, 消除影响疾病康复的不良情绪, 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 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谌永毅, 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6.
[2]谢少清.浅谈护患关系的公共关系属性[J].护理研究, 2001, 15 (4) :191.
[3]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