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黏液性水肿昏迷患者的舒适化护理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张洪 李雄菊 洪灿芬
[导读] 该文从舒适护理的角度总结了黏液性水肿昏迷患者的护理经验,突出了少数民族患者的护理要点
    张洪 李雄菊 洪灿芬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该文从舒适护理的角度总结了黏液性水肿昏迷患者的护理经验,突出了少数民族患者的护理要点。最终患者好转出院。
        【关键词】黏液性水肿昏迷;舒适护理;少数民族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其病理特征是粘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性水肿[1],我国学者报告的临床甲减患病率是1.0%[2]。黏液性水肿昏迷,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重症,约占所有甲减病例的0.1%[3]。多见于老年人或长期未获治疗者,于寒冷时发病。常见诱因有寒冷、感染、手术、严重躯体疾病、中断甲状腺激素治疗和使用麻醉、镇静药物等。其临床表现为嗜睡,低体温(体温≤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发生昏迷、休克,可因心、肾衰竭而危及病人生命[1]。黏液性水肿昏迷是内分泌领域致死率最高的急症之一,其预后差,死亡率高达70%[4]。黏液性水肿昏迷患者病情危重,同时多伴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反应,因而在急救的过程中除了提高救治效率,同时还不可忽视患者的心理反应。舒适护理理论(Thoery of Comfort Care)是1995年由Kolcaba提出的,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舒适感受和病人的满意度。我国学者廖红辉[6]提出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2018年7月我院收治了一例该患者,救治成功。现将其舒适化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农民,佤族。于2019年7月8日因“反复浮肿、乏力7年余,嗜睡半年,腹胀10余天”收住我科。检查:体温:36.6℃,脉搏: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6/65mmg,血氧饱和度68%。患者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反应迟钝,体型偏胖,颜面眼睑浮肿,两肺呼吸音粗,左侧中下肺可闻及湿罗音,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肢体及身体低垂部位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26×109/L,RBC3.43×1012/L,HGB87g/L,PLT10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5%,血生化K5.04mmol/L、Na139 mmol/L 、Cl99.7mmol/L, CREA70umol/L,TP81.4g/L,ALB40.1g/L,ALT17U/L,胆红素7.80 umol/L,HCG87g/L, HCT32.60%、MCH25.4pg、MCHC267g/L。
2.舒适护理的方法具体如下:
        2.1 病情监测,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全身黏液性水肿的情况,每天记录病人体重。病人若出现体温低于35℃,呼吸过缓、血压降低、嗜睡等表现,或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深长等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抢救处理。于7月9日14时00分,测患者血压75/51mmHg,体温:36.2℃,脉搏:56次/分,呼吸16次/分,血氧饱和度85%。
        2.2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保持呼吸通畅,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多巴胺泵入剂量。注意保暖。
        2.3 呼吸困难的护理:甲减危象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理特点是黏蛋白沉积于组织间隙(包括肺),并与钠水结合而导致粘液性水肿。
        2.4 心理状态的舒适护理。黏液性水肿昏迷患者常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绝望的心理状态。注意病人有心理异常,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安慰患者,并且面带笑容、态度温和,尽量让患者放松。以娴熟的操作、丰富的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及时交流和沟通,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家属应多鼓励、关心、多陪伴患者。患者刚入院时,因病情危重,情绪低落。
        2.5 环境方面的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病房,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光线刺激,晚间调节灯光亮度,为患者提供较好的休息环境。适当使用床档,避免意外坠床发生。
        2.6 生理方面的舒适护理。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卧床时间较长,应为患者提供干净、 柔软的床褥,患者卧床休息时为其调整合理舒服的角度,按时为其翻身,并对四肢、背部、腰部按摩,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住院期间,患者未出现皮肤感染。因病情所需,为患者留置尿管,认真进行留置尿管护理,患者未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2.7 鼓励患者进食,随着病情好转,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少量多餐,适当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2.8 社会方面的舒适护理。了解到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宣传政府的优惠政策,减少患者的担心,排除家属的顾虑,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2.9 灵性照护。患者为佤族,农民,居住于山区,深受佤族传统宗教的影响。佤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对佤族疾病观的形成影响最大。
3. 出院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和创伤。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本病的基本知识。告知病人使疾病加重的常见诱发因素,避免受寒、感染、精神紧张等,慎用镇静药、中枢性止痛药及麻醉药等,以免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
        小结
        我院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在治疗及护理中,我们医护人员应尊重其宗教信仰,理解其风俗习惯。本例患者病情险恶多变,由于医护紧密配合、积极抢救治疗、给予舒适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转危为安,病情好转出院。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53.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93.
        [3]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   护理杂志,1999,(5)7:40-41.
        [4]谢薇.佤族原始宗教中蕴含的疾病观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