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病人镇痛的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张彬
[导读]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外科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
        张彬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外科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的86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都各有43例。在实验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一段时间内的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镇痛满意度为93.02%,护理满意度为95.35%,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1h、24h、72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97±0.48)分、(3.24±0.52)分以及(3.02±0.46)分,实验组患者术后1h、24h、72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85±0.57)分、(2.63±0.47)分以及(1.86±0.51)分,术后1h的疼痛评分并无太大差异,但是术后24h和术后72h的疼痛评分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疼痛的感觉,针对患者产生的疼痛,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能够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科手术;镇痛满意度;护理对策
        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出现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患者生命体征表现之一。当外科术后患者出现疼痛以后,不但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还有可能随之产生一些继发症,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这样不仅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进度,甚至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就目前来看,怎样能够使用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逐渐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次实验主要选取8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究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及调查病人镇痛的满意度,具体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与护理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的86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都各有43例。其中实验组中有男性24例,女性有19例,平均年龄(48.62±4.37)岁;对照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有22例,平均年龄(48.17±4.72)岁。所有实验对象均接受了外科手术,且并无任何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均同意参与此次实验过程,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平均年龄,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认知护理: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为疼痛患者讲解疼痛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让患者能够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身出现的疼痛,并配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改善由于疼痛而产生的消极的心理情绪,降低疼痛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
        (3)止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的护理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听音乐、看书、按摩等都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除此以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和节律呼吸,这样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的疼痛感。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采取皮肤刺激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主要包括冷敷、热敷等【2】。
        (4)康复护理: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按照护理人员的指示进行康复训练,这样能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害。
        2、结果
        2.1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满意镇痛效果的总例数为40例,占比93.02%,远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满意护理工作的例数为41,占比95.35%,而对照组患者满意护理工作的例数仅为35例,占比仅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下降,且下降的速度要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且当患者完成手术以后,自身会感到一定的疼痛,按照常规的话,会对患者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此来降低患者自身的疼痛感,但是因为每个患者的身体体质都存在差异性,导致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患者仍会感受到疼痛,如果患者长时间无法消除疼痛感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进而会导致镇痛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的下降,会阻碍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3】。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镇痛满意度为护理满意度为93.02%、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后,疼痛评分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尽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梦.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12):32-34.
[2]胡倩.优质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响[J].大家健康,2015,9(2):263.
[3]苏铭.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4(6):243-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