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丽
四川省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自贡市643200
尿布疹又称尿布皮炎,顾名思义就是由尿布感染或刺激导致的婴幼儿臀部、肛周、会阴等接触尿布的皮肤部分出现红色斑点状疹子或散在疱疹,严重患儿皮肤还会发生溃烂,该皮肤疾患,2周岁以内婴幼儿多发,比较常见。
![](/userUpload/8(11278).png)
尿布疹多见于婴幼儿,是因为婴幼儿的皮肤异常娇嫩,极容易过敏或受到损伤。引起该疾病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婴幼儿所用尿布清洗不干净,导致尿布中还残留洗涤剂,使幼儿的皮肤与尿布接触时引起过敏。②对染有尿液或粪便的尿布更换不及时,致使其产生的刺激性物质使患儿皮肤受损。③天气潮湿、长时间不更换尿布或使用吸水性较差的尿布,容易使婴幼儿的臀部变得潮湿,引起细菌和霉菌的滋生。使皮肤感染,形成尿布疹。④对于需要添加辅食或更换主要饮食的婴幼儿,食物的改变容易刺激宝宝粪便的排泄,增加排便次数,引起尿布疹。⑤宝宝排便后,对宝宝的臀部仅进行擦拭,不进行清洗,使宝宝的臀部仍有大便液粘附,再用新尿布覆盖时,受排泄物分解的刺激而发生红臀。⑥腹泻、湿疹或潮湿气候等均可诱发本疾病的产生。
患有尿布疹的宝宝由于患部的不舒服或疼痛,可引起宝宝的极大痛苦,宝宝常表现为爱哭闹、烦躁不安、睡觉不踏实等。该疾病可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程度的临床症状。①轻度尿布疹症状:轻度的尿布疹患儿仅表现为臀部发红,另外患儿的腹股沟、肛周、生殖器或会阴部等部皮肤位会有充血、发红症状。②中度尿布疹症状:中度尿布疹患儿在轻度患儿的疾患皮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一片片的丘疹,红斑等,甚至使患部出现渗出液,随着渗出液的逐渐增多,患部表皮会发生脱落,逐步引起浅表皮肤的溃疡。③重度尿布疹症状:随着中度尿布疹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儿患部会形成较深的溃疡,甚至有疮痂、水疱或脓水的产生。倘若不进行及时治疗,损伤的皮肤极容易产生细菌,引起局部病原菌感染,严重时感染侵入血液,还可以诱发患儿产生败血症。
尿布疹作为常见病,一般只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恰当的护理,都可以很快的恢复。但其对宝宝的危害仍需引起高度重视。①轻微的尿布疹可引起患儿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疼痛,引起患儿的不适感,容易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进一步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疾患部位的进一步发展,引起患部皮肤溃疡,增加皮肤疼痛感,使宝宝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③对于病情较严重患部治疗不及或处理方法不当会导致患儿皮肤损伤,更严重者会诱发其它严重的疾病,给宝宝造成更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婴幼儿一般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布疹,一旦患病不必引起过度的紧张,只要及时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护理,一般情况下均可减轻患儿的痛苦或防止疾病的产生及发展。对尿布疹患儿的正确护理可总结为以下几项进行。
一、对婴幼儿臀部的彻底清洁。婴幼儿在每次排尿或排便后,最好不要使用湿巾,要用脱脂棉球或干净毛巾蘸取洁净的温开水对宝宝臀部、股沟或肛周等部位进行彻底的擦拭清洁,清洁完毕后应用干燥毛巾擦去皮肤上的水分,使肌肤变得干爽,以防止残留排泄物对宝宝皮肤的刺激,消除尿布疹产生的可能或缓解其症状。
二、尽量不要给婴幼儿穿尿不湿,让宝宝的臀部多进行通风透气。通气再好的尿不湿如果经常覆盖宝宝皮肤的话,一旦受潮,也容易刺激宝宝娇嫩的肌肤,况且市面上尿不湿的种类繁多,质量优劣不等,有些宝宝的皮肤可能本身就对尿不湿的组成成分过敏,引起皮肤受损。通常情况下建议给宝宝使用纯棉尿布,以保证尿布的吸水性,并防止宝宝过敏反应的产生。
三、及时更换尿布。对染有尿液或粪便的尿布,应进行及时更换,否则排泄物使宝宝皮肤受潮,且其极易产生氨物质,刺激宝宝皮肤,及时更换尿布,可保持宝宝臀部的洁净和干爽。
四、尿布的清洁。在对婴幼儿使用的尿布进行清洗时,避免使用柔顺剂、劣质洗涤剂和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剂,此类洗涤剂会引起宝宝的皮肤过敏,另外清洗尿布应彻底,清洁后尿布应晾干再用。
五、合理饮食。在婴幼儿的饮食上提倡母乳喂养,同时母亲要注意进行维生素D、矿物质、微量元素的补充。需要补加辅食的婴幼儿,应逐步少量多次添加,使宝宝胃肠道对新事物逐渐适应,防止腹泻的产生,减少尿布疹的发生。
六、不要给宝宝使用含滑石粉质地的爽身粉,爽身粉吸水后容易形成干硬的结块,摩擦婴幼儿皮肤,使局部皮肤受到刺激或破损。
七、对于已患有轻度尿布疹的婴幼儿,可对患儿患部涂抹适量的缓解尿布疹的药膏,缓解皮肤的红肿瘙痒症状。
八、对于患有中重度尿布疹尤其是患部进一步感染有脓庖、渗出液或皮肤溃烂的患儿,不要随便对宝宝进行乱用药物治疗,要及时进行送医院就诊,并谨遵医嘱对宝宝进行具体的方法、次数及剂量的局部用药或口服用药。
由于婴幼儿年龄较小,皮肤娇嫩,对外界环境或自身的抵抗力都较弱,尿布疹的产生很正常。根据对婴幼儿尿布疹发病的原因、发病症状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通过对患儿患部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减缓患儿的临床症状,防止尿布疹病情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尿布疹发生的几率,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