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脑出血病人,如何做好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陈芳
[导读] 脑出血是指患者的脑部血管出现破裂引发出血,常见于老年群体,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昏迷等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的病情的发展会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陈芳
        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00

        脑出血是指患者的脑部血管出现破裂引发出血,常见于老年群体,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昏迷等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的病情的发展会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普遍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如果治疗情况不佳,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为了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需要制定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内容如下。
        
一、心理护理
        脑出血会降低患者生活水平,出现言语、认知、行为等障碍,这时患者就会出现情绪波动,这时就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首先在患者发病的前两周,在住院期间,家属应该减少探望次数,否则会使患者情绪不稳定,随着患者的病情恢复,家人以及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可以将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措施、预后效果等向患者进行讲解,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除此之外,需要保证患者居住的环境干净、整洁,对光线与温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在生活用品的摆放上,要放在患者触手可及的区域,增加患者的生活舒适度。每天安排患者进行下棋、看电视等活动,使患者保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二、并发症护理
        患者在发病后的前两周要进行绝对的卧床疗养,并且要确保患者头部的稳定性,四肢可以进行小幅度的翻动,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翻动,进行体位的更换,在翻动的过程中要选用轻柔的动作,以免擦伤患者的皮肤,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被动按摩,并且要选用浓度在25%左右的酒精进行擦拭,以免患者出现压疮等并发症。

另外,针对于长期卧床的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这时需要指导患者掌握正取的咳痰技巧,并在患者咳痰时,采取扣背等措施,使患者的痰液松动,快速的咳出体外,如果患者的痰液较多,粘稠性强,不易排出,应落实药物祛痰、吸痰等操作,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为了避免高血压的发生,要指导患者遵循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更换药物以及药量,以免患者的病情加重。
三、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
        许多脑出血患者都伴随着语言障碍,针对这些失语患者,首先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放慢自身的语速,鼓励患者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最初训练时,可以指导患者用是与不是回答自己的问题。其次,要对患者展开发音式的训练,训练方法由易-难,从单个字-词汇-短语-句子,平时要鼓励患者多与自己进行沟通。
四、肢体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首先针对偏瘫患者,需要进行被动按摩,以免关节出现变形,在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强度以及规律性,每天进行2次20分钟的按摩即可。另外,要指导患者从健肢到患肢进行屈伸运动,每个关节进行10次活动,每天活动3-4次即可,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进食、洗漱等日常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以配合针灸、理疗,加强患者肢体灵活性。
五、肢体功能训练
        在脑出血患者中,应指导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营养、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严格控制盐类以及脂肪的摄入量,例如,平时可以多食用鸡蛋、蔬菜、蛋白质等食物。禁食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食物,控制猪油、牛油、肥肉等脂肪摄入,在进食的过程中,应放慢速度,以免出现呛咳。为了保证患者的排便通畅,在饮食中可添加胡萝卜、香蕉、芹菜等。
        综上所述,脑出血在我国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配合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茅俊华.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60例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8):202-203.
[2]张菊红,朱缙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0-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