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大便常规检查结果看正常与否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罗化萍
[导读] 在临床医学中,三大常规包含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罗化萍
        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峨眉山市614200
        
        在临床医学中,三大常规包含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其中,大便常规检查的目的就是了解消化道是否出现细菌、病毒感染,尽早发现肠胃炎、肝病等疾病,并可以作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诊断依据。便常规能够及时发现人体环游的肠道疾病,如肠道炎、肠道寄生虫等,对消化道肿瘤筛查和黄疸诊断有着应用价值。一般情况下,大便常规化验中包含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等,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判断,是一项必要的检查项目。
正常人的粪便是什么样子的
        通常情况下,人每天排便次数为一次,排便量大约为200g左右,可以根据进食量、食物种类以及消耗器官功能实际情况来确定。对于以大量细粮和肉食为主的人群,粪便一般细腻且量少,以粗粮和蔬菜为主的人群,由于身体含有大量纤维,导致其排便量增多。对于正常的成人,排出的粪便一般为黄褐色,形状为圆柱形。如果是小孩或者是刚出生的婴儿,粪便为黄色,形状为糊状。
        由于大便中有胆色素,在发生氧化反应后,颜色将会发生变化。正常粪便由于含有大量蛋白质,分解以后伴有一定刺激性气味,食肉人群味浓,素食者味轻。
粪便隐血试验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CFOBT法也就是凭借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中含有弱过氧化酶活性,可使过氧化氢产生大量新氧,判断肠道内中是否存在出血现象。由于该方法特性性低,将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对于IFOBT法来说,其工作机理在于特异性抗体往往和粪便中血红素有着一定关系,不会受到饮食等因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但是在实际检测中,应该确保检测的及时性,可以防止上述状况的出现。
        在结肠出血检测中,如果采取免疫检测方法,其具备一定的敏感性,能够及时检测出结肠出血量。
        对于上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一些血红蛋白在经过胃、十二指肠和小肠时已降解为卧味和血红蛋白,一些蛋白球慢慢降解。因此,在粪便中发现完全血红蛋白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怎样根据粪便识别疾病
        通过粪便形状和颜色,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人体可能存在的某种疾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当前,目测方法有两种,一个是辨色,另一个是辨形状。
1.辨色
        (1)对于正常的粪便,颜色为黄褐色,这是因为受到粪胆素的影响。


        (2)如果粪便异常,呈现的颜色包含以下几种:
        ·淡黄色∶主要产生于乳儿便,表示存在脂肪消化不良的现象;
        ·绿色∶幼儿在出现腹泻现象时,大便一般呈现为绿色,但是成人在食用大量绿色蔬菜时,如菠菜,排出的粪便颜色也会为绿色;
        ·灰白色∶如果排便为灰白色,则表示可能有胆道阻塞性疾病,如胆囊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如果是胆道阻塞,胆汁将无法顺利进入到肠道中,导致粪便中胆素数量增加,粪便颜色由之前的黄色转变为灰白色。如果在食用大量的脂肪或者是钡餐透视的情况下进行透视以后,粪便也会呈现出灰白色;
        ·果酱色∶一般表示患有急性变形虫痢疾。成人在食用大量桑椹、动物血制产品后,粪便也会呈现出果酱色;
        ·红色∶主要是由于肠道下方存在出血导致,如大肠癌、急性痢疾、痔疮等。但是,痔疮出血一般为粪便末端,急性痢疾一般为脓血便,也就是脓中带血。如果食用大量的西红柿,也会呈现出红色;
        ·黑煤焦色∶可能是由于肠道上部存在出血现象导致,如胃溃疡出血、肝硬化等使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性出血、胃肠道恶性肿瘤等。
2.辨状∶
        (1)正常人排出的粪便为圆柱形。
        (2)如果患有哪种疾病,粪便性状将会有所变化:
        ·扁平带状便∶可以表示直肠或幽门狭窄。例如,在患有直肠癌时,粪便比较细,形状为扁平状,且不成形。部分情况下,排出的是粘液,常常误诊为肠炎或者痢疾;
        ·球形硬便∶便秘的情况下将会出现;
        ·黏液便∶正常情况下,在粪便表面将会含有少量的粘液,如果粘液量比较大,则表示肠壁受到严重的刺激或者有炎症。如肠炎、痢疾或者急性血吸虫病等。如果出现的是急性肠炎,每次排便量比较多,水样,并且含有少量粘液,气味恶臭;
        ·脓性黏液并有血液便∶一般产生于痢疾。肺部中含有大量的脓血,并且粘液呈现出鲜红色、灰白色或者灰红色,粘胶样,没有恶臭气味;
        ·酱色黏液便∶主要产生于原虫病,其粪便中含有血液或者粘液,常常和粪便一同存在,并非混合,伴有腐臭味;
        ·水样便∶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如同时含有黏液、脓、血等症状,一般为急性肠炎;
        ·粥样浆液性便∶主要产生于霍乱、副霍乱等;
        ·泡沫状或蛋花汤样便∶一般为婴儿消化不良,这是因为婴儿对脂肪或者酪蛋白消化不良导致;
        ·冻状便:如果是凝胶状的,表面似乎有一层膜,这在腹绞痛后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很常见,在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可以发现;
        ·黄绿色稀水样便:含有膜状物可能是伪膜性肠炎;
        ·稀糊状或稀汁、稀水样便:多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肠炎;
        ·米泔样粪便:一般来说,它呈现的是白米水样,比较常见的就是霍乱和副霍乱。如果患有传染性疾病,应该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