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雷镭
[导读] 学龄前教育是稚龄学习者一生发展的基石,为了达成引导稚龄学习者正确发展的目的,指导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个人能力,结合环境展开创新教学,引导稚龄学习者提升自身素质,做到学前教育的真正目的。

雷镭    四川省蓬安县徐家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南充  637800
【摘要】学龄前教育是稚龄学习者一生发展的基石,为了达成引导稚龄学习者正确发展的目的,指导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个人能力,结合环境展开创新教学,引导稚龄学习者提升自身素质,做到学前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54-01

        学前教育不仅是幼儿教育的开端,也是其中重要的阶段,教育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理念,帮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能力,同时也提升幼儿的全面素质。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有所帮助,同时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创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幼儿园并不是孤立的,同社会有着各方面的联系。保护幼儿的安全,最大程度减少校园伤害的发生,保障校园安全是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教育部门要同公安、交通等部门紧密合作,加大对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的排查整治工作。学校应当同教育部门、家长积极沟通交流,健全学生的上下学接送和交接制度,不要让学生在上下学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尤其是幼儿园学生心智不够成熟,独立外出容易出现意外,需要教师和家长加强看护,保障其安全。想要推动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应当积极创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2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通常都占据着领导地位,教育者在传授知识时并没有考虑到合作式教学模式,但是幼儿时期是形成合作意识的重要阶段,教育者在教学中采取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幼儿养成合作习惯,提高合作能力,形成荣辱感和合作意识。
        3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过于单一,都是简单地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和视频来让学生自己看、听,这样的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都无法提供更加良好的帮助,而且一般都是刚开始的时候吸引幼儿的目光,但是时间久了就很容易让幼儿产生一种“无聊”的想法,不配合教师开展,从而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无法得到良好有效的开展。针对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将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整改,通过从书籍、报纸和互联网等平台上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参考,通过选择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拉近幼儿和教师间的距离,从而使幼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适当的命题,如“花园”、“楼房”、“各种动物”等题材,将幼儿带到公园、街道或者动物园中进行实际观察,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的观察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绘画任务。每个幼儿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不同,所以在绘画结束后,教师能够收获数十份不同的作品,这时候,教师可鼓励幼儿将自己所画的画面通过口头讲述表达出来,从而在锻炼幼儿观察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幼儿的注意力进行引导,让其能够在一个欢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将自身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幼儿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就能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和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帮助。



        4重视对幼儿思维的启发
        学期教育阶段是启发幼儿思维的重要时期,以此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一点,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思维的活跃性,实现对幼儿潜力的挖掘,这样做才能打破传统教育的格局,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冲破传统的束缚,重视启发环节,落实素质教育,让幼儿感受世界,认知社会,让幼儿充分发挥个性,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和思维。充分利用幼儿对世界的新鲜感,进行适当引导,有利于丰富幼儿知识与生活经验。比如,一些幼儿会对太阳星星等天体感兴趣,他们会问“太阳为什么是圆的”等诸多问题。这时,教师要耐心解答,适当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当回答“太阳为什么是圆的”后,教师可启发幼儿“太阳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有热量”等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5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今的学龄前教育,指导者往往只重视对于稚龄学习者的知识教育,忽略了对于稚龄学习者其他素质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提升稚龄学习者的各方面素质,指导者应该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引导稚龄学习者构建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减低稚龄学习者的紧张感,提高学龄儿童的求知欲。
        6提升教师的素质
        如果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素质,会极大地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无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想要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为教师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所以很多毕业生都不愿意当幼儿教师,这并不利于教育机构招收更高高素质的教师。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政府要经常组织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可以组织他们到高校进修或直接聘请专业的教育专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一些条件比较好的私立机构也可以组织教师到国外学习一些更先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7注重幼儿家庭教育培养
        幼儿的健康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培养。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培养中,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存在诸多问题,如不文明语言、教育方法单一、亲子互动不足等。这些不良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自身的健康发展,阻碍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引导之外,还应注重幼儿家庭教育的培养工作,正确指导幼儿家长的教育方法和育儿理念,确保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和生活习惯,促进其幼儿健康成长的全面发展。第一,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传递教育信息和方法策略,使家长的教育行为得到正确引导。第二,组织亲子活动或家长开放日,使家长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发育状态,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第三,构建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促使幼儿树立家庭观念,培养互爱互敬的思想品格,打牢幼儿的行为基础。
        总结
        传统课堂的教学主体是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开展启发教学,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以此才能创新幼儿学前教育,保障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文艺[1].浅探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19,(012):P.34-35.
[2]黄慧.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8(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