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后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张晶
[导读]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当堂完成的各类练习。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技能技巧,同时教师也能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据此,在平时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各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着重对课后作业布置策略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设计出更加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内容,提升学生作业练习效率

张晶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中学
【摘要】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当堂完成的各类练习。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技能技巧,同时教师也能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据此,在平时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各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着重对课后作业布置策略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设计出更加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内容,提升学生作业练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后作业;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19-0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与深化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就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师们的具体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各任课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主体性足够的重视,同时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当作自己最终的教学任务。据此,在平时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各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一改自己以往单一的、重量而不重质的作业设置方式,而从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不断进行研究与改进,以最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出一系列更加科学而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益于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一、认真钻研生物教材和教学大纲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受制于一些固定的规章制度。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根据应试教育的目标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设计、分配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根据考试要求来实现的。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掌握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目标更难实现。针对这一点,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需要认真和深入地研究生物学教科书和生物学教学计划,明确生物教学目标,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持续改进。
        在教学大纲中,详细阐述了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和仔细研究,并对提出的教学理念深刻掌握,在此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生物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设计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在科学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学生将能够进行深入全面的生物学课程学习。



        二、设置探究性作业,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般而言,同其他理科科目知识一样,生物学科的知识同样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因此高中生们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拓展性思考探究,易于深入理解把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而这也就充分体现出了生物学科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要求[1]。鉴于此种情况,在平时的作业布置环节,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为学生设置一些合作探究性作业,促使学生们在互相讨论交流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拓展,进而为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为学生们讲解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部分知识内容以后,进入作业布置环节,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出一系列探究性作业题目,比如“为了获得纯净的细胞膜用于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回答相关实验问题:(1)应该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2)选用该材料的理由是什么?”等等。然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在课下的时候自由结组共同讨论完成探究性题目的解答,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其他同学不同想法的刺激下进行深入的延伸性思考,以益于自身思维能力实现进一步拓展,为综合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增添助力。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深化学生知识认知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同样地,高中生们所学的生物课本知识大多都是前人生活经验的总结,而学生们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以其指引自己的生活实际行动。鉴于此,在平时的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各任课教师在为学生们布置具体课后作业的时候就需要适当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以促使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深入的思考探究中深化所学知识认知,实现学科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完《人类遗传病》这一节相关知识内容以后,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项生活化的实践作业,即要求学生们在课下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在地区一定范围内的高度近视人群进行实际调查研究,进而通过统计、分析等探寻出高度近视与遗传之间的关系,并试着写出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2]。在完成这项生活实践作业的过程中,高中生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遗传病的特点等相关知识,为实际生活提供正确指引。
        总之,在当前阶段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环节得到了各任课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为了将其应有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在不断改进的新教学理念指引下进行探索与革新,以益于学生学科综合素养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母华强.高中生物课后作业完成质量与学科成绩的关系[J].中学生物学,2013,29(6):60-61.
[2]王俊芳.高中生物课后作业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4(5):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