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陈旭琴
[导读]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是信息急剧膨胀的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们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有独立思维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的需要,是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能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陈旭琴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  614400
【摘要】现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是信息急剧膨胀的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们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有独立思维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的需要,是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能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關键词】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14-01

        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与国际社会培养人才的模式接轨。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注意培养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自主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会学习、会提出问题、会独立思考、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有独到新颖之处。这样,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为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由管理者转变为促进者,由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扬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的教风。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讨论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堂主动权和发言权。只有构筑起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充满轻松、和谐的气氛,洋溢着情趣,学生才勇于开口,大胆质疑,热烈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迫切想得到教师的帮助,解决质疑的问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究问题的思想。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开始,疑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质疑过程中,要讲究艺术,巧妙诱导,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可给一个巧妙手势、一个眼神、一个词语,给学生以启发、暗示,使学生顿悟,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又见“山村水廓又一村”。要鼓励学生质疑,尤其要引导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质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论好坏、深浅,教师要充分肯定,切不可指责与训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质疑习惯的形成,帮助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在质疑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事物和问题全面性的认识,克服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要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看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学生认识到由于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能力,养成善于质疑的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自觉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超前自学不是放任,需要教师切实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对每个框架的学习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出思考题,列出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师的指导要遵循“从扶至放”的原则,体现“从教到学”的转化。为此,教师的指导要分三个阶段:一是教读阶段,即教学生怎样把课本内容读懂读通,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引读阶段,即教是由“教”转为“引”,主要是设计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处分析思考,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思考题要体现由浅人深的不同层次,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自读阶段,它标志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不仅能独立阅读课本,而且学会了质疑问难,学会自己提问题。学生正是围绕学生所提的问题深化教学的。
        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的生活化,知识的简单化特点,努力实现由教师的“满堂灌”向学生的“自主学”的转变。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更多地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创设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要通过多种活动设计,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答案、把握概念、把握知识,从而实现新课标在探究活动中总结理论观点,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
        新课程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课堂生活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更应强调情境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价值规律的教学”为例。怎样让学生理解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作为消费者,你觉得什么时候买衣服最划算?月饼生产和上市的旺季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学生不禁脱口而出:换季时买衣服最划算;月饼生产和上市的旺季自然是中秋节之前。究其原因,换季时人们对过季的衣服需求量减少,商家为周转资金,自然会降价销售;月饼在中秋节前需求量大,价格水涨船高,商家有利可图,自然会扩大生产。由此,学生自然得出结论:在价格和供求的相互制约中,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教学情境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漫画情景、演示情境、动画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等。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总而言之,不论何种形式,只要能服务于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带来感悟新知的情感体验,都应该采用,而不能只拘泥于一种形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