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阿里亚•阿不拉
[导读]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途径之一,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将抽象、笼统的数学知识予以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新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而,我们教师要不断积累数学课堂生活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小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阿里亚•阿不拉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小堡乔心希望小学  839000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途径之一,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将抽象、笼统的数学知识予以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新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而,我们教师要不断积累数学课堂生活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小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导入趣味;新识探究;知识巩固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11-01

        引言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活动教学重在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自主发展。同时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小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1、导入创设趣味情境
        在新疆,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主体并作用于数学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数学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我们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在教从加到乘时,我们可利用游戏开场,例如:一上课就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数学游戏,你们随便说出一个同数来加的算式,不管这个算式有多长,老师都很快地计算出它的答案,你们不信,那就请出题,看谁能考倒我”。同学们一听,可都来了劲,他们都想考住我,便争先恐后提出问题,可不管他们说的算式有多长,我都能对答如流,这下他们可都被我“震”住了:为什么老师能算得那么快呢?同学们都想知道我快速计算题目的妙招,于是,接下来大家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和我一起来探究新知,就连平时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也高度认真起来。当然,创设情境既要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我们新疆小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2、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操作情境
        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与知识授受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受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可见,“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


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小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小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在《课标》中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小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我们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孩子们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孩子们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以他们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想一想、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孩子们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
        3、在知识巩固上,创设竞争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能使小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巩固数学知识。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如教学“20以内加法”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便设计小组登山赛------夺红旗游戏。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快速计算黑板上自己组的题目,每算对一个就登上一个台阶,看哪些组同学能最快地到达山顶,夺得红旗。在这个游戏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地计算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使学生多动手操作,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学习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起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我们的教学要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在行为、情感、认知等多方面投入到探究的始终,产生有效的数学学习。
        以上是我在新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结合三大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孩子们实际内在发展需要的教学情境。其实,只要是符合小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小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也是真正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参考文献
[1]谢薇.中美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