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土音乐教师传承泸州民间歌曲的途径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雷小玉
[导读] 目前民族民间音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文就怎样将泸州民间歌曲引进校园,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传承泸州民间歌曲进行了探讨。

雷小玉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梓橦路小学校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前民族民间音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文就怎样将泸州民间歌曲引进校园,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传承泸州民间歌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五乐”教学;校外活动;歌曲送教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45-01

        一、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泸州民间歌曲歌曲
        校本课程的加入重在推动泸州民间歌曲进课堂的同时,注重在推进过程中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深入领悟传统音乐的魅力和价值,使传统音乐得以活态传承。以不同学段的课标为基础,选择符合此阶段的课程目标的泸州民间歌曲,每个年级欣赏两首和演唱两首。
        二、实施泸州民间歌曲“五乐”课堂教学模式
        “乐”:快乐之意,学和乐是不可分割的。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果学习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学习就是快乐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就是幸福的。
        乐学,即通过学习歌曲节奏、用泸州地方方言朗读歌词、用泸州方言学唱歌曲等教学环节,使每一个小环节都紧扣教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打节奏、读歌词、学歌曲中,学会音乐知识、增加音乐素养。
        乐唱,即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对学习泸州民间歌曲的兴趣,丰富对泸州民间歌曲的体验,使泸州民间歌曲真正深入到孩子们的心灵里去,让孩子们爱上泸州民间歌曲、爱唱泸州民间歌曲。
        乐演,即利用律动、肢体表演、有趣的方言练习、方言歌词演唱等方式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让学生过表演展示获得肯定,从而找到自信让学生自主学习。
        乐创,即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采取同学合作共同表演,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成功,并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激起新的探究欲望,在新的探究中取得新的成功,树立探究的信心,从而让学生能学、会学、乐学。
        三、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走访民间艺术家及文化工作者
        可以积极开展寻访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采风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打听收集相关的音像、歌谱、文字材料。我们可以走访民间老艺人,请他为学生作原生态演唱示范和教唱,我们组音乐教师就走访了极其爱好泸州民歌的王绍文老人,请他为我校学生作了《永宁船工号子》原生态演唱示范和教唱,让学生体会口传心授的歌唱传承方法,感受到了传统音乐的魅力。
        四.选择合适的校外活动形式
        4.1泸州民间歌曲进社区活动
        音乐教师除了将泸州民间歌曲进校园,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外社区活动,积极地宣传泸州民间歌曲。我校教师利用寒暑假送教到社区的活动,在年初,学校音乐教师利用党员送温暖到社区活动的契机,对三星街社区和白招牌社区的孩子们教唱并表演了泸州民间歌曲《爬海歌》和自创的校园集体舞《撵野猫》。



        4.2泸州民间歌曲进家庭活动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通过将在学校学会的泸州民间歌曲教给父母,让父母和学生“亲子共唱”,不仅让更多的泸州人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本土歌曲,对于增加亲子感情和传承本土音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3开展泸州民间歌曲进课堂送教活动
        学校音乐骨干教师郑皓月设计的泸州民间歌曲唱歌课《赶猪调》多次参加市区的送教活动,并获得了与会教师与专家的一致好评,大大地扩大了泸州民间歌曲的辐射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泸州民间歌曲,爱上了泸州民间歌曲。
        4.4开展泸州民间歌曲采风活动
        学校组织教师到各县区村子进行采风,走进民间艺人,了解民间艺人,通过查、看、听、问等方式进行调查,从中进一步了解当地丰富的音乐文化。教师不仅在演唱和演奏风格上向民间学习,也在实践中懂得和具备收集、纪录、整理、研究民间音乐的一般常识。记谱完成了江阳民歌《一根一点》的搜集整理并将此曲编入了《智童欢歌》校本教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五.提供师生展示舞台是实施“泸州民间歌曲引入校园途径和方法”载体
        5.1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学校创造条件,引发学生无限创造力和潜能。我们学校通过每年的“炫舞梓橦”艺术节、学校合唱节等活动,为学生文化创新活动搭建了平台,鼓励学生表演富有当地特色音乐、舞蹈节目。在这两年的艺术节中,全校学生至少参加过一次表现泸州民间歌曲的艺术节活动,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本土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我校学生充分利用社区舞台向泸州人民展示最具地方特色的乡土音乐,充分展示泸州劳动人民对劳动、对生活,用音乐表达的独特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在泸州劳动人民身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5.2音乐教师“五乐”课堂教学模式展评课
        学校音乐教师在“泸州民间歌曲进校园”的展评课中,充分展现了学校“五乐”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升了美育的教育功能,更好的传承了家乡的歌曲,进一步提高学校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树立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5.3音乐教师二度创作作品、节目展示
        为了让山歌更具时代感更有可唱性,我校郑皓月老师改编了江阳区原生态歌曲《猪儿歌》,更改歌名为《赶猪调》并编配了和声。此作品获得了泸州民间歌曲二度创作活动创作二等奖;并在江阳区音乐教师采风二度创作作品展演中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学生们在听到了老师演的山歌后,学习的兴趣大增。
        5.4开展音乐教师关于“泸州民间歌曲”进校园的教学论文比赛
        新一轮基础音乐改革把音乐教师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既要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和丰富教育知识的专家,又是具有突出音乐能力的音乐家、具有丰富音乐知识的理论家。将泸州民间歌曲的研究进入到理论层面,对于提高学校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理论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萍.试论山东民歌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D].鲁东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