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徐俊忠
[导读] 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型”校园成为在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及数字资源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渠道,为此以“十二五”规划为依托,以网络为基础,以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为导向,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环境、资源、育人活动智慧化改革与发展目标,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必要条件。本文探析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方略,以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改革质量。

徐俊忠   江苏省泰兴中学
【摘要】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型”校园成为在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及数字资源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渠道,为此以“十二五”规划为依托,以网络为基础,以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为导向,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环境、资源、育人活动智慧化改革与发展目标,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必要条件。本文探析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方略,以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改革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44-01

        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价值:第一,挖掘智慧课堂育人潜能,在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复习过程中为学生自学提供有力支持,为现代化育人手段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奠定基础;第二,根据学生天赋特性、学习基础、兴趣喜好有偏向性的展开教学指导活动,在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为其身心全面发展给予支持。基于此,为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贯彻立德树人,探析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为使学生能展开个性化学习活动教师需做好前期准备,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智慧课堂上的学习资源掌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基于智慧课堂创建大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学习诊断、任务确定、精准指导、确定学习目标、分析个性化学情、学习评估、教案改进等功能,教师可针对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行为、互动答疑、学习进度、测试成果等数据信息加以剖析,在充分了解学生能力提升、知识掌握、情绪态度等学习状态前提下给予学生精准个性化学习指导,助力学生解决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信息与信息技术”为例,教师将“理解信息技术及信息基本概念”、“明晰信息技术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影响”视为个性化学习目标,将“强化信息意识”视为教学难点,在此前提下为学生准备更多现实社会应用信息技术的案例、视频、图片等内容,为学生根据理解能力、兴趣偏好选读线上学习素材并强化信息意识提供有力条件,继而以人为本发挥智慧课堂育人作用,完成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指导任务。
        二、创新争优,扩宽学生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个性化学习渠道
        创新是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效率的内驱动力,为此高中教师需立足智慧课堂丰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学生能通过个性化学习得以和谐发展。


例如,教师可基于智慧课堂丰富教学内容输出模式,以智慧化、个性化、开放性学习平台为依托引领学生个性化学习,这些平台在“互联网+”机制不断健全背景下功能日益增多,能分发作业、师生互动、设定任务、签到打卡、教学评价、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软件还收集用户需求,为平台功能强化给予支持。以“计算机的组成”为例,教师可运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经由简单的课件制作将教材内容转化为PPT,为学生提炼重点知识,如“计算机5个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等,使学生个性化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学生不仅可在课上利用“雨课堂”学习信息技术有关知识,还能在课下实时在线问答互动,反馈学习信息,同时支持弹幕功能,是最便携的智慧型课堂,教学数据覆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各个环节,满足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自学、课后复习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整合智慧课堂育人资源,教师还可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灵活运用“课堂派”、“超星学习通”、“泰微课”等育人软件,应用这些软件数据统计、师生互动、在线批改作业、学习资源集聚等功能,为学生营造更优个性化学习环境,在智慧课堂上完成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实践任务[1]。
        三、高效评价,完善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体系
        为保障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活动得以与时俱进,立足智慧课堂并融入“互联网+”时代,实现信息化教育改革目标,教师需加强教评,将教学评价纳入个性化学习设计体系,如“前期分析--教学预设--资源集聚--发展进化--进化生成--设计评价”,为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模型,不断整合智慧课堂资源给予支持,使学生能顺利落实个性化学习目标。教师还需针对个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情况进行评价,以基于“雨课堂”的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指导为例,教师通过自评发现自身学习互动及学习信息整合能力较差,为此创建“小组合作+雨课堂”个性化学习模式,在“组内异质”原则加持下规设智慧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学习小组,为组内成员及时讨论并解决学习问题给予支持,同时各组还可在线交互,弥补教师教学指导不及时育人缺陷,同时培育学生合作互助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实践重要载体,以智慧校园为依托创建数字化学习空间,为充分利用该空间,教师需灵活运用智慧课堂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做好前期准备,通过教法创新扩宽学生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个性化学习渠道,同时加强教学评价,旨在完善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体系,继而基于智慧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并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菊,张裕坤.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科学咨询,2020(28):92.
[2]陈雅娜.电子书包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20,36(5):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