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李丽贤 唐晓辉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数学这一学科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中一直都占据非常重要的教学位置,另外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对现代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定要充分结合新课标的背景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善与调整,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近年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小学数学教职人员青睐,因为利用这一模式

李丽贤  唐晓辉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葵蓬小学  广东  广州  51037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数学这一学科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中一直都占据非常重要的教学位置,另外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对现代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定要充分结合新课标的背景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善与调整,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近年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小学数学教职人员青睐,因为利用这一模式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与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1]。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34-01

        小学是学生接触学习的基础时期,同样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时期,因此有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方法模式,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所谓“问题导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在听取、思考与回答问题这一过程中学会与掌握了知识,从而实现了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因此本篇文章将重点对“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教学策略,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事业提供建设性意见,详见下文叙述。
        一、“问题导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后衍生出的一种新兴的现代教学方式。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提问,或是利用互动等方式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指导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习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主要以导学案为载体并以学生“成长为本”为教学灵魂,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主线,并以解决问题作为教学基石,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内容[3]。“问题导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不同的是,“问题导学”模式明显能够有效补齐教学短板,并且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从而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近年来随着“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普及不仅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一条学习沟通与交流的纽带,还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问题导学”模式课前应用分析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提前在课前就对学生进行问题布置。比如提前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题“有两辆车相对而行,其中小货车时速20千米,大货车时速30千米,甲乙两地距离为100千米,请问两辆车形式行驶多久可以相遇呢?”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题中包含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非常值得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计算,并且问题形式距离我们日常生活较近在思考与理解问题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在对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考虑,然后充分鼓励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培养与锻炼发散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与思考与理解问题。


然后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就会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延伸出的内容是“两辆车的相遇实践具体与什么有关系?”以及“大、小货车分别独立行驶走完全程需要多少时间呢?”“两辆车最终相遇地点距离大货车更近一点还是距离小货车更近一点呢?”这都是学生在思考这道题时可以衍生出来的问题与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分别进行思考与分析,进行分析比较后学生做出解答,然后等到课堂教学教师在给予正确的解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预习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利用“问题导学”给学生布置好课前问题进行思考,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并且还能加大学生对下一课节学习的兴趣,这样还也能给教师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向性[4]。
        (二)“问题导学”模式课堂授课应用分析
        “问题导学”在课前的应用算是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前提条件,因为“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十分重要。还将上述数学问题作为举例,然后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延伸出的问题向同学进行正式提问“大、小货车相遇时间与什么有关系呢?”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与讨论,在学生讨论与交流过程中还会引发出更多的问题进行思考,这里教师需要做的是鼓励每一位回答问题还有提出新的问题的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演示,告知学生两辆车相遇的时间是由两辆车各自的速度相加之和计算出来的,然后在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要是列出等式的话首先是要辆车速度相加呢还是先除里程呢?”以此问题作为学生计算算式的引导,然后教师找学生进行回答,并分别找出不同学生的不同计算方式,然后列举出来对学生展开提问这几个算式当中哪一个算式是最简单的呢?以此在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好奇与求知的精神去不断进行学习,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学生提出“好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学生一步步递进的情况下更好的掌握知识数学知识内容。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定要充分使用“问题导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以及问题提出的由浅至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中,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数学,通过“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最后在课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导学”模式对学生留下问题比如“在整节课当中你们学习到了什么呢,请对课堂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总结”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从而为课堂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当中“问题导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并且还能实现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5],并且还能做到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克生.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新课程(上),2019(12):41.
[2]王立晓.“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微[J].新课程(综合版),2019(07):164.
[3]卢红娴.“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52.
[4]谭后衡.试论“问题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J].考试周刊,2018(42):89.
[5]董锐华.基于“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7(1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