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式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陈垚
[导读]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名新课程被引进学生的周期性学习教程中,主要是根据当今信息化对学生的巨大影响。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在信息技术研究中逐渐掌握信息整理的关键技术,在网站链接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经过系统性的处理加工,最后创新信息技术课堂调研,全方位深化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初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为国家的信息战略研究做好储备人才的工作。

陈垚    阆中市柏垭镇高观中心学校
【摘要】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名新课程被引进学生的周期性学习教程中,主要是根据当今信息化对学生的巨大影响。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在信息技术研究中逐渐掌握信息整理的关键技术,在网站链接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经过系统性的处理加工,最后创新信息技术课堂调研,全方位深化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初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为国家的信息战略研究做好储备人才的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游戏教学;小学阶段;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33-01

        游戏类的项目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小学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约束性较强,甚至带有强迫性色彩。学生逐渐丧失自主创新的思考能力,无法将四面八方获取的价值信息融会贯通,充分说明对捕捉信息的麻木性。信息技术研究是容易忽略的学习环节,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操作能力问题。所以,游戏化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探究的重要出发点,真实的体现了游戏课程的教学价值,为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供了出發点和落脚点。
        一、游戏式课堂探究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学识风格。信息技术课堂的普及逐渐拓宽了传统教材课本的应用范围,使学生的学习周期不断交互更替,长时间的循环使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效率在慢慢提高,我们也看到了游戏式课堂有利于学生利用信息知识可获得长远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开展,融合不同种类的学科范畴,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在信息接纳方面涵盖了文学史综、逻辑思维、自然情感等多领域的知识要点,而在此基础上游戏式教学创新了技术层面的信息难题,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游戏教学带来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是信息课堂的发展还有待完善之处,信息实践教学和课程备量不成正比,通俗理解游戏式信息课程无法紧跟实践教学量的脚步,无法满足学生对游戏信息的需求。所以,在后期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逐渐回归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信心技术兴趣明显低于初始阶段,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期信息技术考核成绩不够理想的现状[1]。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式的教学策略
        (一)设立游戏合作小组
        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有明显的战略意义。在传授理论过程中,倡导游戏合作,把合作意识不仅应用到生活实际,而且还充分融合在学生的信息技术层面。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自主推选出小组长,信息小组组长负责信息技术要领覆盖整个小组成员,保证组内成员能够在熟练操作信息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信息任务。如,在简单的Pr软件剪辑中,有的成员负责搜集素材,拍摄视频,有的成员负责采访主要人物、还有人负责后期剪辑音乐,这样分工明确的合作方式,逐渐形成了默契的关系和具有活力的合作团队。学生在信息搜集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商能力,而且还积累不同的社会经验。所以,设立游戏合作小组是创新游戏课的关键一步[2]。
        (二)培养趣味探究思维
        建立游戏式教学课堂目的在于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迅速增长,最佳的效果就是普通的知识传授量已经无法补给学生的需求总量。教师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必须建立情景游戏的教学方法,配合学生的实践节奏,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搜集各方面的资料,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性,时常和家长沟通交流,保证掌握消息和资料真实有效,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形式,将学生的兴趣统一分类在同一个应用模式中。教师还应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额外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整理汇总,所以,教师要把握时间的合理安排,不要占用学生日常的游戏实践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3]。
        三、创建“游戏”巩固法
        人的记忆都有阶段性,学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学生的小学阶段,心智发育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教师着重要加强学生的复习巩固阶段,而教师准备巩固模式要有创新性、新奇性、补充性,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重要环节。将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复习过程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衔接和反馈,在整个学习周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信息技术涉及动画图形的章节中,教学可以把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作为学生复习素材,把图形设计准备在学生的机器设备中,学生在一定的材料中,自主创作出动画组合图形,要求主体新颖,充分体现信息机技术的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动画短片。
        四、总结
        从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成果来看,游戏式课堂教学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激励了学生探究信息世界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填补了学生信心设备操作能力的空白,提升了信息课程开设的价值。教师在游戏环节也充分认识到融入游戏要掌握恰当的火候,不能在没有度的情况下,安排各种游戏环节,导致学生一味的享受游戏环节,从而忽略汲取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信息技术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阶段提高综合能力新型举措。
参考文献
[1]惠波.浅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式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8年34期.
[2]刘高堂.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探究式学习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07年04期.
[3]廖丽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5年0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