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寻快乐 齐抓共管促学习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胡丽俊
[导读]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模式,也改变了我们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本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千方百计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采用线上教学、线上批改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和家长多联系建议统一战线,和科任老师统一平台,减轻家长负担;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配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多彩生活。

胡丽俊    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模式,也改变了我们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本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千方百计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采用线上教学、线上批改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和家长多联系建议统一战线,和科任老师统一平台,减轻家长负担;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配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多彩生活。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上批改;家校合作;统一平台;心理辅导;多彩生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32-02

        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模式。学校教育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承几千年的师生面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然无法开展了。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从传统的面授要转到线上教学,遇到的困难自然是数不胜数,归结起来主要以下几大类:
        (一)远程遥控,需自觉
        从传统的面授,转为线上教育,最大区别就是老师没办法和学生面对面讲授新知了,课该怎么上?知识点该怎么落实?
        学生居家隔离,远离学校和教师,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不是能像往常一样,老老实实静下心来学习?
        就算有学习的愿望,他们又是否具备独立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面前的手机、电脑、iPad,就像巨大的吸铁石,时刻挑战着孩子们的自控力。
        (二)参差不齐,难操作
        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背后牵扯的四五十个家庭,家庭生活条件差异巨大,硬件设施也就千差万别,有的家庭,没有电脑、平板,父母两个人两只手机,不仅要用于日常生活、工作,还要给三个不同学段的孩子学习,学习的硬件设施就很困难。
        家长的文化程度更是参差不齐,同样一个网课推出去,使用起来有的轻车熟路,有的却困难重重,对于勉强会用微信,钉钉完全没接触过的大部分家长来说,要安装好网课所需的软件,并能打开使用,很不容易。
        所以,每次学习任务布置下去,班级群里,家长们频繁遇到技术问题,有时候登陆不了,有时候账号不对,又或者找不到作业上传的入口,有时候忘了去钉钉查看……于家长而言,这是完全陌生的体验。
        各种网校、视频软件、以及各个教育部门推荐的网课众多,看起来眼花缭乱,如何才能挑选适合自己的?
        (三)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原本走亲访友、春光灿烂的日子,却只能天天宅家,焦虑在所难免,加上各种渠道的各种新闻、数据、不知真假的信息扑面而来,焦灼、恐惧、烦躁等各种负面情绪蜂拥而至,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引导?
        后来疫情虽然有所缓解,但父母去上班,孩子独自宅家,生活不规律,学习不自觉,不会自己安排,父母下班回家一查作业,家里就是鸡飞狗跳,我们又该给孩子怎样的引导?
        二、办法总比困难多
        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结合学校的各项举措,采用以下措施:
        (一)线上教学来帮忙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学业问题,不让孩子落下功课,采用线上教学,是我们的大势所趋。在这段为期两个多月的停课不停学时间里,我主要采用以下原则:
        1.简化学习任务
        每个学期都有许多读背的内容,是学习难点,也是最花时间的任务。


在居家学习第一阶段,我们每天布置一小块读背任务——读背、抄写、默写一首古诗,一个园地的“日积月累”……任务轻松,且可以不必借助手机,最大程度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操作简单,检查方便。
        第二阶段,在读背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轮的学习——预习。对每篇课文进行一轮预习:读课文5遍,读生字卡片3遍,圈划生字,给生字写上拼音、组词等。这些预习的步骤早在上学期就养成了习惯,对于他们来说,操作起来并不难。而且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也不大。
        2.浓缩上课内容
        到了第三阶段,我们对课文进行了品读,这就需要孩子必须听网课了,我所任教的是二年级,年纪小,注意力时间短,长时间的、正儿八经的网课,我们的孩子是坐不牢听的。我们在琳琅满目的众多网课资料中,精心挑选最精炼、最容易操作的学习内容,每天按时给孩子们发送自学任务、在线答疑。并且缩短讲课时间,上课内容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每天针对学生的《作业本》中存在的答题难点,《抄写本》中的书写难点,有针对性地拍摄小视频,每天发的小视频、微课等可以随时播放,让家长尽量在自己空闲时陪孩子看,以便提高学习的效率。
        3.借助团队力量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大无比,我们利用学校团队的力量,利用钉钉“在线编辑”,每位老师把自己布置的作业,填到《居家作业布置记录表》里,大家取长补短。填写《居家学习作业批改反馈经验总结》,把自己班级居家学习批改中采用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最佳办法,寻求解决途径。每天把自己讲解的小视频发到群里,可以互相借鉴学习、思考,特别是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先听听同事们是怎么讲解,再给自己班的孩子讲,就会更有经验。
        (二)线上批改来反馈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时间推送了当天的作业,并认真准备明天要推送的材料,把作业进行提前先做,拍摄今天的小视频。
        下午和晚上,是作业反馈时光,中午就能收到的,赶紧给孩子发个“火箭榜”,表扬鼓励,还需要订正的,私聊反馈。做得特别棒的,推为“优秀作业”,并把相关作业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展示。很大一部分家长,白天要上班,作业都是要晚上回家再给孩子看,交的作业自然是比较晚的,所以这个作业批改从中午一直延迟到午夜,甚至第二天。有的孩子作业打回订正后,就再也不看,不知道自己要订正,或者是明明知道要订正,但懒得订正,那就一催再催,“钉钉”不行,用微信,微信不回,用电话……有的孩子照片拍得稀里糊涂,要认他的作业,真的不容易,但为了及时反馈,我们天天顶个熊猫眼,仍然要把每一份作业收齐为目标。每本作业上大大的红色印记,承载了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以及希望。
        三尺讲台一亩地,种下桃李满园春。纵使可怕的病毒束缚了返向学园的脚步,但为了不使花园色彩变得黯淡,园丁们使出浑身解数向花朵输送营养,护航成长。           (三)家校合作促自觉
        都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这场疫情中,更是如此,家长身兼数职,都当起了孩子的“临时班主任”,特别我们低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寻求家长的配合,十分重要。
        要想获得家长的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多联系,多联系多沟通,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体会到老师一心一意为他的孩子着想,那么自然而然会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支持信任。孩子的作业没完成好,私下和他沟通,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自然会对我们的工作报以支持。
        只要有心,不论哪个岗位,都能点出爱的小灯;只要有爱,不论哪个孩子,都能开出灿烂的小花。特殊时期,千千万万普通的岗位,用自己平凡而又特殊的方式,给我们的孩子导航。
        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爱。转眼,我们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月,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需努力,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本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念头,千方百计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采用线上教学、线上批改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和家长多联系建议统一战线,和科任老师统一平台,减轻家长负担;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组织学生进行多彩生活。坚守“阵地”,用行“抗疫”,相信接下去的每一天,不论身居何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照样精彩!
参考文献
[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积极的暗示》.
[2]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