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辛振红
[导读] 新形势下,问题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当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的需求,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问题为数学核心,以情境为问题的载体,不断的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文就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辛振红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青山镇中心小学  131532
【摘要】新形势下,问题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当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的需求,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问题为数学核心,以情境为问题的载体,不断的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文就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79-01

        一、问题的提出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新课标的完善为数学课程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实施可以有效的修正,在“四基”“两能”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与地位的提升[1]。在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核心实施引导,并体现了很强的特殊性,满足现代化形势的发展需求。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就可以使以前学习到的知识,整合相关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思考之后,与其他人合作,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教学创设的过程中,可以斟酌数学中的逻辑美,并细品数学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以问题为起点,建立属于自己的模型,并获取对应的答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是不尽相同的,只有根据不一样的阶段,建立实际生活和感悟数学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可以自主发现,并形成一种交流形式,提高实践能力,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的容易理解。因此,如何提升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二、提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一)定期举办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听课互评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体现了很强的问题情景导向,主要是以数学的学习问题为载体,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体现了很强的生活化的特点,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现了很强的紧密性[2]。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数学教师认真的钻研数学教材的内容,挖掘其中的思考价值,还需要教师模拟现实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进一步的思维空间。也可以使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生化,并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问题情境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性,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小学数学教师定期实施课程互评,就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大其他人的点评,在不同的理解思路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将生活中的数学代入课堂,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数学学习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问题情境当中的“情”和“境”在完美的结合之后,就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理解起来,也就更加的容易,那么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3]。例如:在学习数据分析和统计的时候,很多教师会认为这里是让学生学会画统计图不仅能给学会算出平均数。但是,这部分知识点的实际却不是这样,需要是探究学生的数据分析的能力。对于统计的知识点,在生活当中可谓是比比皆是,需要教师挖掘案例,并呈现到学生的视野当中,加大理解性。在这里主要是创设了班级文艺晚会准备装饰品的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这个时候,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就会唤起学习的兴趣,并将自己置身于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在思维开启时候,学生就可以将问题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以后也可以使用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三)明确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首先,需要提升问题情境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其次,需要明确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实施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会包含很多的影响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摆脱原有的枯燥学习经验。最后,教师需要不断的观摩优秀的案例,并积极的反思,积累自身的经验,不断的与时俱进。通过优秀的案例和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弥补不足,获得进步。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就是创设折纸大赛,通过学生剪纸,需要创设一个对称的蝴蝶。此时,数学知识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动手操作得到有效的了解。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并总结对称的图形特点,将所学习到的知识,成功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并获取对应的知识。学生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情境当中,感悟到启发,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感知乐趣,接近生活,启发学生。将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科学的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满足现代化的延伸路径。激发和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发展规律,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现实的生活知识,学生可以不同的角度,愿意去思考并愿意解决问题[4]。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性素养需求较高。只有不断的提升创设问题情境的效率,学生才可以精确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增强对应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情境的“情”和“境”结合之后,学生就可以使用熟悉的教学情境,理解知识,并融入自身的情感,寄情于景,以问题为导火线,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飞跃。另外,教师也需要不断的积累知识,使用自身的智慧和经验,创设更加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情境,找到规律,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凤莲.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具体原则及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
[2]李继芬.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02)
[3]许玉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实效性的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
[4]黄兵.识错、纠错、防错,数学课堂因“错”而“生”——小学数学课堂中易错题的纠正策略思考[J].教书育人.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