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疫”,用心育陪学生走过疫情时期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单晓颖
[导读]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愉悦的心灵空间,更重要的是为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成长氛围。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承受一种或大或小的考验。毕竟,很多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不天生强大,而且这种疫情影响可大可小,如果不能得以缓解,就可能难以走出心理阴影。尤其当如果身边的亲人、朋友受到疫情影响时,心理情绪波动的表现或许更为突

单晓颖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办炉子小学  4420002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愉悦的心灵空间,更重要的是为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成长氛围。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承受一种或大或小的考验。毕竟,很多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不天生强大,而且这种疫情影响可大可小,如果不能得以缓解,就可能难以走出心理阴影。尤其当如果身边的亲人、朋友受到疫情影响时,心理情绪波动的表现或许更为突出。这时候,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及时介入,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与疏导。很多事实证明,进行及时、必要、有针该及时关注疫情对学生心理情绪的影响,真心用心守护学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居家抗疫;网络教学;心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77-01

        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人们的生活秩序被打破,很多事情偏离正常轨道。疫情不仅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民众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尚在居家隔离期间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对居家生活的不耐烦,因父母干预过多,日复一日的网课学习,过量的疫情信息等,都导致我们产生了一些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那么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可能出现哪些不良情绪呢?
        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不能下楼,并且还要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酒精消毒学校推迟了开学,每天上网课,每天待在家里不出门……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学生们带来紧张、恐慌、焦虑的心理。而中小学生现阶段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较不稳定但尚属情绪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造成的影响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等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在认知上,学生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恐慌甚至灾难化的想法。在情绪上,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在行为上,一部分学生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在人际交往上,一部分学生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容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在生理方面,学生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少部分学生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
        面对疫情,为加强防控工作,更好地保障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炉子小学“七步走”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
        一、进行分层培训,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我校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学校心理健康兼职单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张有双副校长要求全体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要积极面对生活,做好心理上的自我调整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单老师根据区防疫指挥部的指导意见,针对老师、学生等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特点循环推送心理健康小贴士。


各班班主任利用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活动开展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项活动,学生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小知识,消除部分恐惧心理。
        二、加强家校联系,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学校要求各班主任通过电话、微信群、校讯通、钉钉群等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生活起居,积极开展亲子游戏;引导教育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合理学习,适当开展室内体育锻炼,健康娱乐,放松自我。
        三、开展线上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根据学校实际,学校落实“三定”,即定时:规定每天线上学习时间;定内容:在线上带领学生开展书法、劳技、音乐、绘画、手抄报等项目的活动;定人:学校根据教师特长和学科特点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艺体活动,如:张红老师指导学生的手工制作,孙学老师指导学生体操、体育活动等。线上活动丰富了学生居家防疫的生活,缓解了学生烦躁、紧张的情绪。
        四、开通心理热线,关爱特殊群体子女。学校在疫情防控初就开通了心理健康热线,将区级心理健康咨询师的联系方式告知全校师生,方便师生线上咨询。心理健康教师除了接受学生咨询,还与班主任配合主动摸排各班的留守儿童、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医学隔离人员子女等,及时了解这几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特别关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追踪评估,结合以往辅导记录,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协助其维持心理健康水平。疫情期间还出现明显情绪问题、沉迷电子产品或行为偏差等情况的学生,提供干预性心理辅导,开展行为矫正,协助其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五、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及时疏导教职员工心理。疫情期间,教师面临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了解掌握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居家学习与在校学习衔接等任务,工作压力较大。我校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合理安排教职员工的疫情防控、线上授课、班级管理等工作量,让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和线上授课中。同时切实关心教职员工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给予心理支持。组织适宜的心理健康活动,鼓励教师自主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观和工作观,提高生活满意度,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六、为六年级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让学生以自信平稳的心态积极备考。我校为面临疫情、考试和升学多重压力的六年级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学校提醒师生和家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六年级教师同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及时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规划。我校经常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考前情绪指导,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调节身心状态,树立信心,积极备考。
        七、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校通过制作PPT、微视频、公众号等方式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
参考文献
[1]《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N].北京.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20.5.22
[2]《当前如何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N].北京.教育部召开学校疫情防控专家咨询视频会,2020.5.21
[3]《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N].北京.全国抗击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例行记者发布会,2020.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