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严康健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由趣味教学理念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教学理念的可行性,接着又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趣味教学理念的有效策略。

严康健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朝阳小学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由趣味教学理念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教学理念的可行性,接着又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趣味教学理念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理念  可行性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1-207-01

        趣味教学理念是当前教育领域较热的一个名词,其具体是指通过有趣的方式向学生渗透知识,以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良好教学效果。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创新性地引入了趣味教学理念,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教学理念的可行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教学理念并不是任意提出的想法,两者之间存在着切实可行性,具体来讲其可行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小学阶段学生的特征所决定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较为排斥死板、枯燥的事物,相反却对各种有趣、新鲜的事物格外感兴趣,这就决定了我们小学教师在面向小学阶段学生实施与组织教学时不能仅仅只是照本宣科,而应当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需求合理引入一些趣味化的元素,以此为学生创造一种趣味化的学习氛围,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推动他们积极且主动地融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可以说,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趣味教学理念的可行性。
        (二)由小学数学学科的特征所决定
        相较于语文、英语等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显得较为枯燥、死板,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思维涣散等情况,且实际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而适当地引入趣味化的活动,能很好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更好地将精神集中到相关的活动之中,以此为基础,教师再进行数学知识的渗透,便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轻松理解、高效突破。可以说,小学数学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其引进与运用趣味教学理念的合理性。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趣味教学理念的有效策略
        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趣味教学理念的有效策略,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引入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边参与游戏边学习数学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孩子们总是对各种各样的游戏充满着浓浓的参与兴趣。由此,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所学数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边参与游戏边理解游戏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及其内容。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能显著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地提升我们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及其质量。
        对此,我深有感触。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之后,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数乘法计算我最行”的趣味计算游戏,即我会在黑板上为学生写出一组小数乘法计算题,学生要根据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对其进行快速计算,用时最短且答案都正确的学生便是本次趣味计算游戏的获胜者,享有“计算小能手”的光荣称号。这一趣味游戏的引入很好地激发起了小学生内心的求胜心理与对外展示心理,因此,学生全都积极投入到其中,课堂学习的氛围空前热烈且高漲。在进行游戏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将对所学习的小数乘法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复习与巩固,如此,通过一个小小的趣味游戏,学生在收获了快乐、体验到了“数学知识也可以很有趣”的同时,切实优化了数学学习效果。
        (二)引入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在认知与理解外界事物时更多的依靠自身的直观化思维。为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便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多媒体教辅手段,借助其为学生打造直观化、趣味化明显的数学学习氛围,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深化其数学学习认知效果。可以说,引入多媒体教辅手段也是我们学数学打造趣味化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便可以有力诠释这一论点。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数学内容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一较为抽象的知识较为抵触,感觉其理解起来难度非常大。针对这一情况,我便借助多媒体教辅手段为学生展示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动态且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很清晰地看到了平行四边形以及其移动之后所形成的长方形,也正是由此他们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的求法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多媒体教辅手段的辅助下,原本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有趣、直观起来,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况合理引入趣味教学理念,并组织多种形式的趣味教学活动。如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数学内容,这样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才能得以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探析[J].赤子,2019(01):247-247.
[2]付恒.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策略分析[J].明日,2019(37):362-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