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之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万古华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之策略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这就不仅需要我们备课精心设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益求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目标,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做到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万古华    什邡市马祖小学  618407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之策略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这就不仅需要我们备课精心设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益求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目标,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做到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关键词】实践活动;合作学习;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200-01

        当前新课小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所在。为快速、顺利地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应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在新课程理念的指挥棒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让他们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我们创建的数学学习情景中产生愉悦的学习氛围,减少对数学的畏惧和枯燥感,充分实现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活力无限,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我们教师在做好指导者的同时也要及时有效地参与学生对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用数学的方法去调查和推断社会现象。这一切需要教师认真领会新课改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绽放无限光彩。本文就如何驾驭小学数学课堂驶向高效做些浅析:
        1挖掘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突破需要我们构建新型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产生学习激情而积极自主地投入课堂学习。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创造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创造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然而,多年来数学教学受到“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大部分学生以失败的心态面对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受到挫伤,学习数学的创造热情受到严重摧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不可再忽视了。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作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充满活力的数学实践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我们要做到让数学新课堂上,充分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在和谐的课堂情境中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通过科学激情趣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设法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活力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同时,教师要做好导演的作用,唤起学生产生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用数学的方法去调查和推断社会现象。这一切需要教师认真领会新课改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新课程小数数学教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要教师避开“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开展切合实际的实践性活动,设法完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因此,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诱导学生通过恰当的社会活动家才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其对数学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对数学适用性产生充分的认识而提高其学习激情。而实践活动又能把数学知识直观化,并具有一定的训练作用,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其中,“社会调查”让学生进行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最佳选择方式,其能够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并能够驱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应付为积极参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的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素养得到提高。我经常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去到课外收集一些相关信息:例如,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告诉学生“白色污染”是个现实的问题,它对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3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实现相互促进的飞跃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需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蕴含的丰富内容。我们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关键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活而有序”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并通过长期训练使之形成习惯,为他们自主、互助学习打下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价值性和时机的成熟性;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人人参与,切实有效;共同与独立思考共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效应。要注意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要牢记自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只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不能以“传授者”或时刻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需要注重发展基础,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专研大纲,吃透教材,力争最大限度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罗凤.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J].教育,2015(41):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