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校教师素质问题略议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赛力克•好斯汗
[导读] 党校教师可视为党的理论的布道者,党性教育的熔炉工,以及党校形象的代言人。本文基于新形势下,探究党中央对党校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研究能够提升党校教师队伍整体能力与素质的策略,旨在使党校教师发挥效用,更好地服务于党校教育工作,促进党校持续发展。

赛力克•好斯汗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西戈壁镇党校  832100
【摘要】党校教师可视为党的理论的布道者,党性教育的熔炉工,以及党校形象的代言人。本文基于新形势下,探究党中央对党校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研究能够提升党校教师队伍整体能力与素质的策略,旨在使党校教师发挥效用,更好地服务于党校教育工作,促进党校持续发展。
【关键词】党校教师;教师素质;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99-01

        引言
        党校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承担着对各级干部队伍有效开展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的职责。需切实引导并教育党员系统性思考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而党校教师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个人素质以及能力是党校教师面临的战略性任务。
        一、新形势下乡镇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具备较高政治素質与良好党性修养
        现阶段,我国主要任务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党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决定党校教师肩负的责任,需要党校教师具备一定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与党步调一致,善于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维、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世界观分析并解决问题。无论何时何地自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
        (二)具备过硬理论水平与丰富实践经验
        新形势下我党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知识化趋势,大部分干部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其在参加培训时,通常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形成相应的价值判断,选择性听课,对党校教师的要求自然提升。党校教学政治性强、专题跨度大、更新较快,需要党校教师充分适应新时代发展,正确把握新形势,具备自己独到的专业性见解,使党校教学具有前瞻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党校教师应充分做到用学术讲政治,即“又博又专”,充分发挥教师职能,为学员“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乡镇党校教师,应避免出现纸上谈兵,忽略理实结合,影响培训效果与质量。
        二、新形势下乡镇党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升策略
        (一)建立健全党校教师培训制度并落实
        全面提升乡镇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最佳途径是进行培训,开展及时有效的培训可在提升党校教师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发掘个人潜能,并增强其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因此,党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发挥多样性与渠道性特点。通过制度的贯彻落实,致力于培养一批学科领头人,引导个体实现主要目标。制定制度过程中,除重视对党校教师培训有关马列主义、经济史、党史等方面,还需根据党校客观实际,发展与党的重大事业密切相关的新学科。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结合党校实际情况,制定乡镇党校教师中长期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安排中青年教师派往上级省、市党校或高等院校进修深造。


参加短期培训任务或高层次的理论研讨班进修,有利于对师资队伍中,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实行深造,进而提升乡镇党校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素质,使乡镇党校性理论教育队伍整体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设置具有科学、规范、有效特点的乡镇党校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机构,便于党校教师受到专属党校的、具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机会。
        (3)建立“结对子制度”。与上级省市党校教师建立联系,能够有效弥补乡镇党校教师教学资源缺乏的不足,以及自身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的限制,促使乡镇党校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通过与上级省市的党校教师结对子,能够在其带领下,全面且准确把握新形势,掌握新动态,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学富有针对性、有效性,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二)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党校的学员通常来自各个战线,其综合能力有待提升,若党校教师在授课中未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将难以实现预期效果。通过对党校学员的教学评议,了解到学员对基层党校教学普遍认为教师的授课内容缺乏实践性,即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对社会当下的热点问题、现实问题了解不透彻,直接导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理论不能有效联系实际,影响了实际培训效果。
        (三)实行选聘制度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现阶段,全国各级党校均面临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且乡镇党校的奖励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教师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影响党校培训质量,不利于教师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对此,可以采用选聘制度,通过良性竞争促进教师进修学习以及工作的积极性。既能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要,也能有效避免不公正待遇問题出现,对党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党校教师应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作为党校教师做好“学问”的必修课程,没有成功的科研,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教学。尤其是乡镇党校教师,更应该将科研置于重要位置。因而,需要教师既吃透党的理论,又吃透基层情况,还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强化科研责任与担当,脚踏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党校、高层次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合作,推动教学培训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四)不断加强党校教师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党校教师应始终处于理论前沿,并将学习新知识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以及生活方式,更应该将学习作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甚至是取胜之道,由内而外的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将学习作为党校教师的终身课题。新形势下不仅能够借助数字化图书馆进行书籍的查阅与阅读,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收集视频资料观看学习,还可以加强与同行之间交流互动,取长补短等。在“想学习”与“会学习”的基础上,要做到“坚持学习”。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竞相涌流,党校教师应将学习视为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将其视为终身事业,坚持不懈的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提高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
        三、结论
        新形势下,提升乡镇党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人与党校的共同努力。而对于乡镇党校教师而言,应突破各种外在因素的限制,立足于岗位,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寻求有效方法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永昌.提升乡镇党校主体班党的理论教育水平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9(22):198+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