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低段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王桃花
[导读] 阅读能力使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基于此,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结合实际教学,浅析在教学中的一些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王桃花   湖南省新邵县雀塘镇寺清小学
【摘要】阅读能力使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基于此,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结合实际教学,浅析在教学中的一些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阅读;低年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018-01

摘要阅读能力使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基于此,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结合实际教学,浅析在教学中的一些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阅读;低年级教学;
        阅读能力是未来社会生存中必备的技能,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在低年级阶段加强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类自觉行动的推力,只有让低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找到快乐,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需要教师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多挑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内容,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给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懂得从阅读中找到快乐,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当然,低年级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行为还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这需要教师对小学生进行不断的督促,特别是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布置明确的阅读要求,但是要求不能要过于繁重,要通过布置更多趣味性阅读文本让学生从中体验快乐,在调动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
        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需要关注课堂和课外的两个方面,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并且还要通过阅读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还需要跳出教材的局限,把目光拓展到课外阅读上,所以语文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推荐符合他们年龄段的阅读素材,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去阅读相应的书籍。
        例如《乌鸦喝水》这一课程,这属于一则寓言故事,中心思想在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对阅读能力方法的优化则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教师不能单调地通过口头讲述去开展教学,而是需要采用教具和多媒体等设备,对乌鸦喝水的动画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接触阅读内容,从而能够深刻理解文章的核心。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和成语进行列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词汇量的积累。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相关的寓言故事,比如《伊索寓言》等,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表达,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阅读行为中,而阅读环境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同时还需要的到家长的支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领悟阅读内容的情感,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阅读中;在家庭学习中,家长则需要在孩子回到家后抽出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家长并且能够陪孩子一起进行阅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古诗《静夜思》中,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对古诗这样的题材会显得难以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懂得古诗是如何运用简单的语句去表达深刻情感的,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环境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李白在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和处境,让学生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更直观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一边播放舒缓的音乐一边给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音律美感,让学生沉浸在古诗的意境中,这样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加倾向于直观和形象方面,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教会小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时有更好的收获。目前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图文结合
        在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阅读需要借助读物中的插画进行,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大部分都会配有一些图片,并且插图的内容和课文内容大意相符,能够表现出故事情节和课文内容情境,极具趣味感。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图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表达出图中的意思,对照着去阅读课文。
        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看插图,说说雪地里都有哪些小画家,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看看课本中是怎样描写这些小画家的,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2)读说理解
        小学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在很多时候不能准确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所想,此时教师需要尝试着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语句,在多遍的熟练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如此学生不仅能够把问题的答案清晰表达出来,同时还能借助学生在阅读时理解内容含义,并且进行口头的表达训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读说的有效结合。
        (3)读思相结合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是学生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声音表达出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同时运用多重感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找到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积极请教教师。
        (4)读写相结合
        阅读和写作能力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要求低年级小学生要掌握读写结合,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语言基础,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方面,前期要求学生只需要生动地写出几句话就可以,逐步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更有助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学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提升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且逐渐丰富词汇量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此一来,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瑾,刘秋萍.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小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报告[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013.
[2]张晓林.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
[3]马丽.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