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周子渝
[导读] 想象力是创造的前提,要想挖掘学生的美术创造潜能,就要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面对着美术纸张发呆,问其原因,学生就会表示到:不知道画什么。而且很多时候,学生递交给教师的绘画作品,都是照着教材内容,或者是照着教师的示范作品,千篇一律,没有丝毫的改变与创新。究其原因,同样是学生没有展开大胆的想象。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

周子渝    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小学校  400053
【摘要】想象力是创造的前提,要想挖掘学生的美术创造潜能,就要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面对着美术纸张发呆,问其原因,学生就会表示到:不知道画什么。而且很多时候,学生递交给教师的绘画作品,都是照着教材内容,或者是照着教师的示范作品,千篇一律,没有丝毫的改变与创新。究其原因,同样是学生没有展开大胆的想象。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灵感,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绘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03-01

        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将其引导出来。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多措并举,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一般情况下,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大都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通过深入的观察,才能将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图画呈现到纸张上,才能具备丰富的绘画想象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睛认真看,用耳朵认真听,用手用心触摸,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视觉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学生通过眼睛观察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观察到了夏日的热情似火,那么他们就会将春天的绿芽,嫩绿的枝条等画到纸张上。比如《风景写生》这部分内容的绘画创作,学生就一定要用眼睛观看,用心灵感受,然后才能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美轮美奂的景色绘画出来。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触觉感知。绘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水墨画,有油画,有水彩画等等。不同的绘画作品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并能够让人感知不同的美。比如是风景写生,学生可以运用素描的方式绘画出他们观察到的景色,也可以通过水彩画的形式绘画出他们观察到的景色,从而在产生不同触觉感知的同时形成丰富的想象力。
        二、组织美术作品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美术作品欣赏活动同样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力。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美术欣赏活动,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展开名家名画的欣赏。如《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沽酒还山图”,欣赏郑板桥的“兰石图”,欣赏张萱的“捣练图”,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欣赏莫奈创作的“睡莲”等等。当然,教师可以一边呈现相应的美术作品,一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分享他们观看到的作品特点,包括图画的整体感觉,颜色搭配,线条运用,细节处理,情感表达等等,从而为学生丰富的绘画作品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张贴到黑板报或者墙壁上的形式,组织学生欣赏班级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如以上提到的《风景写生》,当学生观察过郊外的风景,并选取好相应的景色内容后,就可以通过风景写生中的透视原理展开相应的创作。然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创作好的作品呈现到班级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小伙伴选取的景色特点,观察作品中表现出的美景,并围绕作品内容展开讨论交流。通过欣赏与交流,学生们的创作思维就会更加开阔,想象力也会更加丰富。
        三、组织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努力创作。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展开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并有效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增强美术活动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创设“魔法变变变”的游戏活动,即引导学生将他们当作魔法师,然后运用相应的魔法咒语,能够变化出很多的物品。如《废旧物的新生命》,学生选择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或者一次性蛋糕碟子上绘画,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自己当作魔法师,将绘画的技巧以及想象力当作魔法咒语,然后在纸杯或者蛋糕碟子上展开绘画创作。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增强美术活动的趣味性。例如《让剪影动起来》,学生在自主创作剪影图片时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创作,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剪影与绘画创作融于一定的故事情景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比如是西游记的剪影戏,那么学生要先画出西游记中的主人公,然后才能通过剪、缝等操作制作好会动的剪影。
        总而言之,美术绘画想象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学生加强观察与体会,需要学生加强思考与尝试。因此教师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组织美术欣赏活动以及趣味化的教学活动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葛剑峰.中国校外教育.2017 (16)
[2]创设开放空间,营造活力美术课堂[J].董蔚蔚.江西教育.20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