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杨梅
[导读]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还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以及写作水平。

杨梅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还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以及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94-01

        由于高中阶段是决定人生方向的重要转折时刻,因此在多数家长教师“唯分数论”的观念深入人心,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唯一目的是在于成绩的提升已达到自己满意的理想成绩,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教师大多将自己总结好的应试技巧直接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忽视了学生实际真正需要培养锻炼的核心素养能力,随着新课改的颁布,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为了丰富现有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与创新,基于此,“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便由此诞生,成为教师追捧热议的一种新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一、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最新颁布施行的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作为主体,强调课堂注意力不是教师,应该是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师在当前教学中的核心和首要任务。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最重要的便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当前因为环境大背景的驱使和压迫,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即便国家现在把各种题材的经典名著的节选编排在语文课本里,但由于其不连贯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归纳的学习兴趣。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增加学生阅读知识作为出发点,打破了原有的节选式教学,通过连贯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促进阅读情感的体验。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1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在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时,第一,教师应当架设读者和作者之间思想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一定的共情,能够正确体会文意;第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心中所想,在阅读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良性沟通的氛围中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并接受不同的思想观点,借此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教师应当扮演好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文章,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第四,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获取教学资源,积累个人知识储备,科学地制订阅读计划,促进教学任务高效完成;第五,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从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自觉使用科学的阅读技巧,通过师生配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第六,教师应当加强对自身能力,积极提高教学素养,树立终身阅读的意识。
        2开展专题研讨,推进深度阅读
        在制定完阅读规划,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后,学生可能会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研读,推进学生阅读的深度。



        阅读是学生接收信息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教师或课代表课上可以把这些问题进行记录。之后教师和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共同修正问题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再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专题。在问题形成专题之后,可以由师生共同探讨,也可以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从多角度进行深度探究,这样的研讨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专题研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解决这些问题,还要让学生针对整合的问题撰写具有研究性的论文。这样一来,专题研讨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内涵思考。整本书的深度阅读主要是通过确定主题,从一本书的一个主题出发,进行多本类似主题书目的阅读,以形成综合性、整体性思考,以加深对主题的认知,从而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深度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课程内容的深度研究。
        如在讲授《红楼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者讨论:谈谈你对作者的认识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本书作者写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你通过阅读的收获是什么?如果将本书与中国古代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你选择的是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是怎样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进行教师问题的探讨,教师可以建立群,使学生在课下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在群中提出,并得到解答。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作者曹雪芹的认识,见识一批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感受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领悟作者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通过小组探讨,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其他类似作品的理解能力。
        4重在探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离骚》的时候,教师想让学生理解“骚体”这一诗歌形式,让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着的浪漫,就需要联系屈原本人的经历和他身处的时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想着讲解知识内容,要适当引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与他的时代》等文章和著作。通过这些文章和书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生在阅读《离骚》的时候就会站在屈原的角度上去思考、去分析,从而更容易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你们心中的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文本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你们可以感受到什么。”这样就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吴欣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