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余敏
[导读]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但现如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已经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合作学习成为了现代课堂改革中的“宠儿”。小学语文教学应紧跟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新潮流,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就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

余敏    湖北省十堰市五堰小学  442000)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但现如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已经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合作学习成为了现代课堂改革中的“宠儿”。小学语文教学应紧跟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新潮流,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就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01-01

        引言:当今教育提倡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与探究,越来越多的学科将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因此,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这种学习方法真正有利于教学,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教师需要深入掌握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了解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合作学习只有在满足其实行的一些特定条件时才可以真正意义上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较好的助力,并凸显其价值和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发挥合作学习的独特优势去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非常必要。
        一、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意义
        现代化教育理论中的合作学习与之前在传统的课堂上简单地运用小组讨论并不完全相同,其内涵是以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深入与实践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同学之间相互激励、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在合作与竞争中学会承担个人责任并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会相互依靠、相互扶持,这样小组成员才能拧成一股绳,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而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小组成员要在合作学习中完成自己所对应的分工,负担起个人对小组的职责。合作学习是双赢的事情,在提升学生自己个人学习综合素养的同时,小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认识不到位
        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缺乏深入、全面的理解,为了应付学校对合作学习高效课堂相关的检查,在语文课堂上将学生间的互动放大,只是表象化地进行课堂问题的小组讨论,忽略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组织和调控的作用,简单地认为激烈的讨论就代表课堂氛围的活跃、师生关系的融洽,就能达到合作学习的要求和目的。
        2、合作任务选择缺乏科学性
        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合作学习在开展过程中始终围绕的中心,也往往是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学生对此的理解和接受也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所以教师在对于合作任务的选择上应该进行深度思考,然而在实际教学的开展中,合作任务的设计和安排的重要性往往会被忽视。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合作任务的安排不合理,一些不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充斥着整个环节,常常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



        3、参与度不均
        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因为小组成员成绩、成员的性格以及对于学习内容掌握不同产生学习合作中的差异,个人会在小组中给自己或他人定位,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小组内的地位不同,学业水平不高或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会对小组合作中的平等讨论、协商造成巨大的威胁,最后在学习结果上呈现出参与度不均的问题。
        三、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
        1、科学的策划与管理
        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外在组织方式,科学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表达能力、语文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学生试着在每个小组担任不同的角色,组讨论的组长,发言者,记录员、资料员等,每个人都要去完成自己的个人任务,但是这些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确保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都得到锻炼以及提高。教师想要构建高效率课堂,就要对合作学习进行良好的调控,完全实现合作学习所要求的人人机会均等,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其价值才会得到充分地体现。
        2、合作学习,师生共同进步
        将合作看成是师生平等参与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积极互动,教师师不再处于传统的主导地位,也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可以通过接触的互联网,媒体也可以带来信息的更新,进行相互交流分享资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影响着老师的思维拓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的合作是平等的,学生容易在轻松的氛围里积极表现,教师也是课堂合作学习的参与者,互相分享彼此的信息资源,实现师生间的同生共长。合作学习中的同伴学习资源不仅是对学生而言,对老师而言同样重要,语文科目的不同老师在教学风格、认知风格、知识结构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对同一课文的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设计等都有各自独到见解,这就需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进行思维的碰撞。
        3、设置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已有的基础知识水平,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合作学习的问题设置要结合学情,能够激发求知欲,不能过于简单,答案在书本上信手拈来,这就缺乏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失去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当然难度也不能太高,如果问题的设置超过了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可能触及学生的知识盲区,难以讨论出结果,反而达不到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理解其本质和原理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的价值也在于此。教师可以选择无标准答案的一些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也可以此创设激发探究思维的情境,引导多角度的思考,让学生在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再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或选择一些单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现高效合作学习。
结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深入于中小学语文课堂里,但是对于在小学的一线语文教师们,对于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理解还不够深入,以至于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应借鉴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制订教学目标,构建了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体系,推进合作学习的长久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小艳,周宏杰 .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34(02):139-140.
[2]郑善伟,谷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小组交流的质疑、解疑能力[J].科学咨询,2016,(22).
[3]丁慧.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1).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