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姚娟
[导读]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关乎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及对科学探索的欲望。由于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不佳。因此,探索一条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趣味性教学的意义出发,进而探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方法。旨在为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

姚娟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  551700
【摘要】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关乎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及对科学探索的欲望。由于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不佳。因此,探索一条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趣味性教学的意义出发,进而探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方法。旨在为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27-01

        引言: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梁启超先生在他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趣味教育这个名词[1]。可以看出,趣味教育在中国教育历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从实践上看,趣味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广大教育者和学生的欢迎。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非常重要。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一些小学已经实现了趣味性教学方式。但仍然还有大部分学校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授方法,老师处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小学生天性的培养。所以,当前教育改革任务依旧艰巨。当然,这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断地坚持。
        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意义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且数学本就属于逻辑比较抽象的科目,但如果将数学教学内容与趣味游戏等结合,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探索欲望,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另外,数学知识大都固化严谨,沉闷的课堂反而减少了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一些学校也逐渐开展了数学特色课的校本课程,但由于没有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得课程没有方向感。所以,研究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势在必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高年级的小学生认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逐渐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转变为运算图式。而数学学科集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于一身,能够培养小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过渡时期的思维。而趣味数学教学能够为数学学习开拓思路和增加趣味,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得到良性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要想将小学数学课堂添加趣味性,就要求老师详细设计整个教学方案,需要借助互动、分享资源、制作精美动画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需要对学生课后的作业精心设计和使评价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过程中,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
        1.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趣味课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给教育带来了新形势和新机遇。多媒体技术出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兴趣能将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并联,进而提升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相关情境,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通过制作精美的PPT和动画,不但能立即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还能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利于孩子理解;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他们创作的欲望。实际上,这其实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更重要的东西,因为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止境的,概括着世界上一切的知识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推动着社会的进步[2]。



        2.趣味性课堂的导入
        现在提倡的趣味性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能够将学生代入自由愉悦的学习空间,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代入课堂,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即将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苏教版小学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上课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了一个课前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老师用以下几句话导入: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4.零上10摄氏度。于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这个互动中,学生纷纷脱口而出这几句话的相反话。然后老师又说“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紧接着,老师便引入了负数的学习。这样的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课堂导入,能够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加深孩子的理解。重要的是,将数学课堂与生活素材结合在一起,这是具有高度、深度和广度的课堂[3]。
        4.要求老师充分做好教学设计
        要想成功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味性并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效果,就需要老师做好全面的教学设计,这也是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实施的关键。老师要精心设计教案、课程的各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系统;进一步融合传统教学机制和趣味教学机制;真正落实趣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型。
        5.丰富的课外练习
        众所周知,“练习”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尤其重要,有效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融会贯通。而传统的训练就是给学生布置大量且统一的习题,很多学生会产生反感情绪。而真正要让数学变得趣味,就需要老师在习题布置上下功夫,题目少但精,依照题目难度层层递进,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6.趣味数学知识书本的研究开发
        很多学校为了解决传统数学知识的枯燥、数学课堂的沉闷,开展了趣味数学的校本课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希望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期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基于课标要求上开展数学趣味教学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内在的数学潜能。在知识趣味性的基础上,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但是,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目前没有明确的教材作为指导,在上课过程中只能凭借老师的发挥和想象来上课。所以,要贯彻小学趣味数学教学的根本开展,就必须加快趣味数学教材的开发和趣味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结合学校的各种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活动,在大校本理念的指导下,增加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
        7.采取多元的成绩评价方式
        传统的数学评价大多取决于学生最后的数学考试卷面成绩,这其实对学生的评价存在偏差。新课改提倡: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独特的优点,学习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式,这才是契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收获[4]。
        结语:
        近年来,教学越来越注重素质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将趣味性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化力,要切实融合传统教学机制和趣味教学机制,使两者结合迸发出更大的生命力,是目前我们应该做的。在优化整体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的同时,不断学习、实践,有效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型。
参考文献
[1] 刘小红. 关于趣味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6):43-43.
[2] 王淑玲. 趣味教学方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交际, 2015, 000(001):202-202.
[3] 李小松. 探究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巧妙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