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杨蕾
[导读]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现代的教学课程,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探究。

杨蕾    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四中学  844800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现代的教学课程,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初中教师;信息技术;教材内容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26-01

        引言:信息技术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是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良好运用和创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一、利用网络资源,完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1]。做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熏陶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成果
        (一)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其知识体系是通过规范的编写而呈现的,但是在教学的实践中,教材内容的结构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所以,如果在教学中通过照搬的方式进行教材内容的传授,会影响教学的成果,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所以,教师在课程开始前,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和规划,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渗透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使学生屏幕信息能够与教师的屏幕实现同步,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将操作步骤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清晰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育的成果。
        (三)通过设置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很少能够主动地进行问题的寻找和解决,而是一直处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被动状态,缺乏对问题的发掘意识,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究、分析和解决上。通过对任务的合理、科学设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利用信息技术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采取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差异,学生对于计算机掌握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从而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存在着诸多挑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其学习要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出现学生学不会、学不懂的情况。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差异性,采取分层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的教学。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需要做到对计算机的基本认知,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作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的教学方式,强化基础薄弱学生的基础能力,提升基础较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充分利于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采取相适宜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复杂教学内容,降低教学的难度;注重对任务的设置,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尊重学生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分层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和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断开阔思维,实现教学成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8.
[2]冯建明.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44-145.
[3]施阿婷.初中信息技术基于模型的探究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1):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