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赖秋红
[导读] 在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再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以不断创新其教学方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工作,且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赖秋红    浙江省龙泉市安仁中学  323700
【摘要】在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再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以不断创新其教学方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工作,且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43-01

        初中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是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的效果将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教师单纯注重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这种氛围下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能力培养也无从下手。在新课改背景,必须要转变这种状况,利用科学化、高效的教学模式,顺利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的。
        一、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职能,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探究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因而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不断优化初中数学课堂,且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以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1]。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代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且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明确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都是不同的,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明确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如果学生的数学能力比较强,教师要适当地制订学习目标与计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能力。如果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强,在目标制订时就需要慎重考虑,不能太高,将学生基础能力提升作为基本目标。针对学生实际制订教学目标,能够让班级中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乐趣,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并实现进步。



        (二)优化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学生理解把握的难度大,为了顺利实现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在相对真实、形象的情境中简化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探究数学问题,全面强化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予学生思考、研究的空间。如在研究“平行线”的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判定定理等进行总结归纳。再如学习“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课前准备好一定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分配,同时思考、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明确将其转化为一元方程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合作学习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探究,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在探究争论中获得启示,保证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小组划分,同时明确小组学生的学习任务,每组选择一名小组长,带领所有学生讨论研究。如在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问题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小组划分,让其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学生利用手中的木条看一看、摆一摆,然后小组分析,对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规律进行总结。在合作探究中数学规律能够快速总结出来,有助于数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简化数学知识内容,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时,教师提前准备好一大一小两个呼啦圈,分別找两名学生拿着呼啦圈,位于教师的两边,学生逐步靠近彼此,在行进的过程中教师提问“当两位同学拿着呼啦圈走近时,两个呼啦圈的位置关系有多少种?”学生会回答:“3种”“4种”。然后教师再引出教材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激发学生思维意识,明确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总结
        实践证明,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普遍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也能够从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高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初探[J].学周刊,2020(22):19-20.
[2]郑慧云.初中数学多媒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5.
[3]郭天海.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9(3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