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黄司光
[导读] 高中数学难度较大,是高考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的数列问题是一项关键性的考点,数列问题与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联系,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核心内容,需要高中生具备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对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些高中生缺乏扎实的数学基础,在实际学习数列问题的时候存在很多的弊端,实际的学习效果不佳,影响高中生整体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详细分析,并对高中数学

黄司光    慈溪市逍林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难度较大,是高考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的数列问题是一项关键性的考点,数列问题与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联系,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核心内容,需要高中生具备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对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些高中生缺乏扎实的数学基础,在实际学习数列问题的时候存在很多的弊端,实际的学习效果不佳,影响高中生整体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详细分析,并对高中数学数列问题的有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析,促进高中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也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42-01

        引言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以数列知识点为学习的重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环境下都能轻松自如地解决问题,促进高中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一些高中生在数学数列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公式记忆不扎实或是缺乏数列的解题思维的现象,实际的数列学习效率不高,下面将对高中数学数列问题及教学策略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实现高中生数学思维的活跃,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基础。
        一、高中数学数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一)高中生缺乏数列公式的扎实记忆
        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数列公式的记忆都不够扎实,主要是由于高中生数学认知不足,数列相关的公式主要依靠背诵和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缺乏公式的深入理解,在解决一些数列问题的时候不能正确应用各种公式,逐渐失去对数列学习内容的兴趣,数学学习效果不佳。高中生的学业繁忙,在实际进行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数列公式及概念等内容都没有深入理解,在具体做题的时候也不能迅速判断公式的正确用法,出现公式的记忆混乱,影响高中生数学数列学习的效率。
        (二)高中生缺乏数列解题思维
        一些高中教师受到旧式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数学数列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视,只是让学生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革新也具有不利影响,高中生缺乏自身解题思维的提升,不懂得利用数学数列公式解决多种问题,缺乏数学方面的创新。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将学过的知识点与新的题型相结合,忽视了数列重点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在解题思路方面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数学数列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注重数列概念的指导教学
        数学教师要从教学的多方面对数列进行讲解。在给学生讲解数列概念时,可以从数列的发源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经据典,介绍中国数学史中所记录的数列的由来。例如,《孔子算经》、《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张邱建算经》等古籍,都记载着数列的起源,让学生充分感受从古至今,世世代代圣人的智慧,认识到概念是怎样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而形成的。在了解了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的整个演变过程,以及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的推算过程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向学生介绍以往高中数列题目所占比,增强学生对数列学习的重视度。
        (二)强化相似题型的分辨式教学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列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数列公式的相似之处进行综合教学,可以对比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公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存在差异的地方,并根据例题促进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列内容。教师可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易错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加深对数列公式的印象,并针对不扎实的地方进行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列知识的细节内容,采用分辨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思维建立的基础,也是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数列类题中有很多根据特定数字组找规律的题型,在教师将题目布置下去时,有的学生能很快找到规律并解答问题,但有的学生则无从下手,同样的学习位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原因在于学生学习想象力的差别,并且这种学生占比较大,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讲解数列概念时穿插一些启发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所学知识,唤醒学生深层记忆并引入新的思维③,在提高学习记忆的同时加强联想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当前问题,充分发挥学习想象力,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教学策略相关内容的探究,只有深入了解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帮助学生克服数列公式及相关难点,注重数列概念的指导和分析,并加强易错题的解析,促进高中生数学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才能逐渐实现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朝着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盛开.针对高中数学数列试题解题方法技巧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7(19):191.
[2]许凤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31.
[3]熊厚坚.高中数学专题复习课的教学探讨——以高中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复习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