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孙琳琳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孙琳琳
[导读]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新时期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首先探究了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特征,然后围绕如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进行了深度探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孙琳琳   淄博市博山中学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新时期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首先探究了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特征,然后围绕如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进行了深度探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3501

        当前正处于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初中基础学科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历史课程教学标准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对于历史教师而言,也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的创新探索,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围绕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不断实践、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历史知识热情,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高。加强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与教学路径探究,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1.素质改革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特征分析
        素质改革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也呈现出新的教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具时代性和现代性。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需要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目标来进行,核心素养作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要求教师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当准确把握时代动向,在教学中从时代性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新旧知识的教学融入,同时还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当代生活以及实际结合起来等进行探索和应用,这样既有助于构建他们系统的思维认知体系,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二是更具综合化的特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需要教师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育,在开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育以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将历史课程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融合引入和探索,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将知识进行串联,训练综合思维,全面构建系统的历史课程体系与学科融合的关联体系,打造特色化的历史课堂。
        2.新课程标准实施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究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促进历史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建议围绕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2.1秉承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引入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教科书内容的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水平。历史教材是重要的教学指导用书,历史知识也比较丰富,内容也非常体系化。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内容相对片面和呆板,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进行了新的创新,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此教师应当首先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等确定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目的,从全面发展的视角注重学生历史基础技能的培养,注重在开展历史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培养他们的历史情感,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设计探究和思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效。另外要高度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系统化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等动态进行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有序组织,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更好地提高利用率和利用成效。
        2.2秉承创新教学理念。
        除了注重学生历史基础与技能的培养以外,教师还应当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角度积极进行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创新,秉承创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灵活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随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等加强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类,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有序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演讲、辩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将课程真正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课前预习、资源搜集、课中互动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全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提升。
        2.3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为此教师要注重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既可以在课堂上围绕某一个知识点等引入生活中的案例等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挖掘历史信息。同时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等,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历史读物,利用信息平台等注重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延伸学习探究,开展相关的实践锻炼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历史情怀,也让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充满乐趣。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历史教师只有紧密结合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材知识的深度开发利用、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与灵活探索、理论与实践注重创新联系应用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岩.基于学科素养探索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0(08)
[2]尚硕武.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08)
[3]刘芳.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