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吕红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吕红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推出了新课程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一切教学手段都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本文针对新课程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吕红    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五中学  8448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推出了新课程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一切教学手段都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本文针对新课程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66-01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虽然,我国提出新课程标准,然而还有很多的数学教师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教师模式太过于单一,多数教师只是例行公事一样的进行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如果教师长时间运用此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逐渐数去数学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不仅无法帮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会使得学生罗炯思维受到限制,还会让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抵抗心理,致使教师的教学效率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教师对数学教育的关键存在偏见
        在当前阶段,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部门对于素质教育越加重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学活动中,一切都是以学升为主体的,只有学生提升对数学教育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讲,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旧有诸多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没有对学生起到应有的重视,依旧运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致使其教学水平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于素质教育某些要求,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当前阶段数学教育中,首要任务就是改变的教师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得教师加强相关教育政策的重视。
        二、初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说谁对学生的影响最大,除了父母就是教师了,更何况在对学生的教学方面,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此种教学模式被取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主要作用没有得到重视,让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抵触心理,这样一来,不论是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效率来讲,都没有任何益处。所以,在未来的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意识,尊重学生的意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举例说明:教师在讲述完数学课程后,应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交流课堂知识,这样不仅能形成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能加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印象。
        2.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卷面成绩,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面的教师并不是很重视,学生很难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


所以教师对学生未来的教学方向就是,对于课堂山的数学教学知识能在课堂上自然导入到生活中,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使得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课堂上或者课后作业遇到的难题,应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自主进行研究探讨,而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且只有学生没有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进行指点。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将课堂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并且能得到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理论实践结合,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在讲课时,常常注重对于理论的讲解,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理论与实践将结合,一边做题一边讲解理论,学生开始积极动脑,课堂便活跃起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将结合。如果教师知识将理论知识给学生传授好,而没有注重习题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看似已经学会了,在实际做题时却没有办法下笔。对此,需要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完之后,对于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在练习中告诉学生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三角函数为例,三角函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学好三角函数知识对于促进学生数学综合成绩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三角函数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三角函数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三角函数解题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掌握解决三角函数的正确方式,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4.课堂与学生积极进行提问互动
        在初中阶段的课堂数学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是尤为关键的一项,能有效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更能开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一节学的关键就在于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与时机的把握,教师在提问问题时,要明确其提问的目。为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可以设立一些任务,对于仔细完成的同学将会有一定的奖励。尤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敞开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远胜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不会出现混记的情况,教师还能节省一定的时间去教习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5.注重教学安排,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效的,同样教习学生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将有限的时间科学合理的运用。在课上时,要注意科学规划课堂内容的讲解的时间,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课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在课堂上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后,要布置合适的作业,其目就是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结束语:
        数学科目在教育部门一直都是主要学科之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当前阶段的新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应该更加注重数学教学的实用性与创新性。所以,教师应该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其长处,创新出科学,并且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能使得教师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邹献文.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路径[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6):53.
[2]王银翠.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7):76.
[3]陈忠.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