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刘启
[导读]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学校开始关注核心素养,培养拥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成为学校以及教师的第一任务。在小学语文课上,需要通过完善教学路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便于加强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使其语文知识得到扩充,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其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推动其成绩和德行的全方位发展,助力其日后的学习及生活。

刘启   陕西省洛南县石坡镇中心小学  陕西  洛南  726104
【摘要】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学校开始关注核心素养,培养拥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成为学校以及教师的第一任务。在小学语文课上,需要通过完善教学路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便于加强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使其语文知识得到扩充,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其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推动其成绩和德行的全方位发展,助力其日后的学习及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53-01

        引言: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产生了特别多的转变,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构建者和传授者,还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引导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设置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分析
        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对于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最为主要的工作是牢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拥有识字和造句的能力。在之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情况不多,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模式的完善。然而在核心素养语境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不只要让学生熟悉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还要让其掌握词语应用的环境,保障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达成融会贯通,提升学习效果。
        拓宽学生的眼界
        因为语文知识相对庞杂,关联古今中外的内容,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困惑,没办法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但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在讲解完生字和句型等基础知识后,可以依照课文语境对学生实施引导,使其进入到文章语境中。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还能让学生深入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教师再关联文章作者写作背景,实学生深切感知文章中心思想,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感受,达成古今对话,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素养。
        提升鉴赏力
        小学教育经常被看作基础教育,而小学语文刚好是培养学生是否拥有较高语言鉴赏力的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遵守核心素养要求,认真筛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对诗歌的阅读与学习,感受诗歌蕴藏的文学魅力。这样做既能实现鉴赏效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层面的能力。语言鉴赏是整体语文教学的高级阶段,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样学生才可以依照诗歌描绘的内容,感受背后情感,提升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增强对语言基础教学的关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掌握的字词数量有限,在应用时容易产生形近词混淆现象,对课文理解形成偏离。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要重视语言基础部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未来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教师需要尽可能的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把枯燥物料的词句学习转变成生动有趣的一课。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生字对应的象形字,引导学生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
        创新教学手段
        通常状况下,语文教学重点是凭借课文素材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文本,从中得到一定感悟,激发思维活力,提升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师生互动或者情景对话等方式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求知欲有所激发,强化学生语文思维,进而实现提高核心素养这一目的。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思维能力的形成通常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使学生具有表现自己的平台,让其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形成正确认知与情感,提升学习有效性。
        改变教学理念
        在之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拥有权威性,学生很少质疑。然而在新的理念下,师生关系产生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而慢慢地成为课堂活动的引领者,辅助学生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所以,教师也需要第一时件改变教学方式和理念,使学生在平等语境下学习与沟通。第一,应该构建起良性师生关系。教师要依照教学计划进行活动,缩短师生距离,让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例如,在讲《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应该表扬孩子身上那种童真与欢乐,并鼓励学生维持这种童趣,这样不只是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还可以加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当面对教师的表扬时,学生会体会到特别大的鼓舞,主动和教师沟通,展现内心想法,从而密切师生关系。第二,给语文教学增加趣味性。语文学科以字词知识学习为主,毒粉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无聊。所依,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让课堂内容拥有趣味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关注人文教育
        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这一理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突出语文学科实用和工具性,忽略人文性,导致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偏低。在此环境下,教师一定要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视人文教育,把培养学生语文鉴赏力放在核心位置,给学生构建既愉快又和谐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可以深入分析与研究课文中的形象,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观察其情感世界。
        结束语: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民族文化的继承以及发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时期,教师应该关注核心素养,有效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发挥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彦辉 .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J]. 学周刊,2019(14):50.
[2] 陈霞 .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J].科技风,2019(14):16.
[3] 计宇 .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 [J]. 教学与管理,2018(17):40-42.
[4] 李翠敏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教学有效拓展策略 [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7):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