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伟大的学校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王池祥
[导读]

王池祥   重庆市綦江区营盘山小学  40142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86-01

        伟大是基于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事业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依相随,每个阶段都刻上深深的烙印,为教育事业我们义无反顾,追求伟大、享受高贵的人生。
        重庆市綦江区营盘山小学,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建校的首任校长提出了“踏实做事,诚信为人”的校训,与提出的办学理念“习惯成就一生”,一以贯之。内涵相互渗透,逻辑联系紧密。“踏实”、“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优良品质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人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做事踏实,为人诚信,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也是终极点。办学理念中的习惯,最好的习惯品质也是“踏实和诚信”。中华文化的最本质的东西与学校理念最重要的习惯如出一辙、高度融合,也是我们追求办学伟大之所在。
        建校12年了,学校提出了“做有主见的校长,有个性的教师,培养生态的学生”。具体地说,教师以“四心”要求,即“教学要讲良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对祖国要忠心、对工作要有信心”,生态的学生是什么呢?即“善良的品质、善学、善行、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办学逐步形成“3441”的框架,“3”即是三个园:体育运动园、科技创新园、艺术活动园;“4”个特色项目:足球、葫芦丝、科技制作、版画;“4”种技能:写作、诗词、思维能力、速算能力。“1”项智力活动:棋类等。
        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当然又有独立内在发展的规律。新时代、新思想,引领教育前进。本次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病毒,更让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疫情来了,人们惶恐、抢购、逃离、不负责任、对抗工作人员、不配合等等,折射出民族的综合素养的问题,再一次证明教育的时代使命感,公民素养提高的责任感。公民素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也非常重要,我们应有时不待人的责任感抓教育工作。基于教育的伟大,时代不可或缺,我校在原有的办学理念、校训基础上,深入挖掘,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谈一谈我们的思考及做法。
        一、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好基、起好步。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基础阶段,古时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儿童在6-12周岁是良好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基于这样提出我们为孩子成长奠基、起步的作用,那么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怎样奠基、起步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呢?
        (一)为培养有理想信念的人奠好基、起好步。
        几岁的孩子,还是萌娃,对事物有满满的憧憬,对未来有期待,有时代的烙印,我们要引导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从小灌输远大的理想信念,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和教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传递主流文化、正能量、潜移默化。
        (二)为有良好的品质奠好基、起好步。
        善良,诚实是中华美德。在学生中传承中华文化中最爱抵达人本质的品质。教育孩子善良而不屈从,诚实而不迷信,心中有规则,行动有准则。
        (三)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奠好基、起好步。
        知行合一,善学、善思、善行。学习的坚毅者,对事物有批判精神,对世界有独立的判断能力,特别的独行。
        (四)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奠好基、起好步。
        养成锻炼习惯,培养一至二项终身受益的锻炼项目。
        养成有生活情趣的人,爱好一至二项艺术项目,如音乐、美术、器乐等。
        养成居家生活的劳动习惯,如种植、养殖、家庭清洁卫生、爱劳动、勤洗手、整理房间爱、护公共卫生等。
        二、综合施策,宏观思维,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发动全员参与制订三年素质教育发展规划。
        1、人、财、物规划,师资培训,提高经费管理、硬件建设、设备实施投入及其更新换代等。
        2、学生三年各年级发展目标。品行习惯、意志品质三年规划行动,运动技法、艺术水平、文化知识水平三年规划。
        3、学生差异性发展规划三年目标。考虑学生差异性规划、差异性分类目标,在三年发展目标中,加入三年差异性目标。
        (二)项目实施规划
        在原来“3441”项目策略上,在增加拓展项目,按三年规划逐步推进。
        (三)家校合育三年行动计划
        1、学校三年素质教育发展规划,向家长广泛转增求意见。
        2、学校规划与家校合育规划结合起来共同规划。
        (四)抓教研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1、教研与课堂相结合。
        2、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奖惩激励与实际相结合。
        4、专家引领与个人提高相结合。
        5、个人努力与团体合作相结合。
        6、传统教研教学与现代化相结合。
        (五)项目推进特色建设,引进校外人才抓素质教育发展的探索。
        1、研究政策,准确把握人才引进,发展素质教育。教师人才有限,学生差异纷呈,家长期待高,需求无限。引进人才抓素质教育发展,不是为一种策略。
        2、项目规划设置:
        (1)体育项目: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等。
        (2)音乐项目:舞蹈、合唱、欣赏、器乐。
        (3)美术:版画、绘画、水粉水彩、国画、油画、泥塑、剪纸、手工等。
        (4)学科类:写作、思维训练、国学诗词、速算、科技制作(航模、飞模等)、小实验家。
        (5)其他:主持、演讲、播音、戏剧、戏曲等。
        3、实行包干或聘任相结合方式发展。
        (六)考核评价有效性、针对性,促进学校发展素质教育。
        1、精心制定考核方案。
        2、两下梁上完成初稿。由行政扩大会制定草稿,一下到年级组、教师组讨论,收集意见,一上行政扩大会修订,修订后的稿子二下年级组教师组讨论,收集意见,二上修改成初稿。
        3、教代会讨论通过定稿。
        4、以上程序每年一次。
        (七)奖惩、落实考核结果。
        1、与奖励性绩效挂钩。
        2、与评优评先相结合。
        3、与推荐名师、骨干相结合。
        管理无定法,但又有法。只要心中有教育、胸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伟大的教育人生不会遥远,伟大的学校就在身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